深圳街头出现了多语种防疫“大喇叭”。
比如,坑梓街道为配合新一轮核酸检测,连夜录制了这样的防疫宣传音频——“父老们,乡亲们,ladiesandgentlemen,不要挤不要急,越挤越热,越急越慢”;“Pleasewearamaskallthetimeandkeeponemeterawayfromothers”……
这样的宣传音频分为普通话版、客家话版、英语版等。在社区采样点,主要播放普通话及客家话版本;针对生物医药园区外籍人士较多的情况,主要播放普通话及英语版本。“大喇叭”因地制宜播放不同音频,引导居民做好科学防范,保持一米线,提前扫码,配合检测。
这首先体现了更加精准的服务意识。比如有老人说,“大喇叭宣传的话都很接地气,客家话一下就听懂了,这些对我们老人有很大帮助,让我们提前做好了准备。”
更重要的是,它选用诙谐的语言,让人无形中心情得到放松,“这大喇叭广播好幽默,听了都忍不住笑,连排队等待的时间都觉得过的很快……”
这一点很重要,也富有启示。疫情反复,大家的神经都绷得很紧。但越是这样,越要学会自我放松与调节。或者说,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展示幽默的力量。
英国著名作家威廉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如果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如果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困难当前,幽默表达了另一种勇气与乐观。出现在深圳街头的这种多语种防疫“大喇叭”,不但以接地气的“大众的语言”,让防疫宣传更加入耳入心,更传递出了我们必将战胜疫情的信心以及乐观的精神。
来源
晶报APP
记者: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