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双年展现场展出的展品。
晶报讯(记者冯燕/文、图)人工智能将如何深度塑造城市建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未来的城市将蝶变为何种模样……日前,第八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下简称“双年展”)在深圳市福田区高铁站开幕,展出的多件作品给深圳市民带来了堪称震撼的体验。
探讨城市空间与科技创新关系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双年展主展场为深圳福田高铁站和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包含两个板块:“城市之眼”和“城市升维”,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空间与科技创新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
立足福田高铁站,展览为探索数字增强型城市的场景提供一系列体验舞台,主展场内外空间将促进人与城市空间产生新的关系,并在这个城市交通中心发展出新的互动。由MVRDV建筑事务所与法国空中客车(Airbus)合作设计的作品“城市与天空之城”,是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中交通系统,作品希望通过提问探索城市和天空之间的新边界。
“城市升维”板块展场位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由“未来市民”“城市炼金师”“科幻现实”3个子板块构成,分别对应城市使用者、城市创造者和有远见的城市思想者的视角。游走在展览现场,记者被各种具有科幻感的作品所吸引。未来城市将蝶变为何种模样?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使用件定制家具堆叠出新的摩天大楼,让参观者“似于林中”,探索、发现属于自己的尺度和边界。
吸引多方力量共构城市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主展场之一的“福田馆”推出的“福[+]计划”,向公众展示了一个更具活力的未来中心区。“福[+]计划”包含市民中轴、从场馆到场所、深圳精神象征、跨越深南、站前会客厅、世外桃源与文化引擎、立体街道、市民欢愉的大堂、城市领养和城市游击队等10个具体行动实施计划。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城市交互不仅是自上而下的规划,还需在城市规划层面、设计层面跟城市进行直接互动。“福[+]计划”希望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去创造城市空间。
“福[+]计划”希望编写一种新的空间叙事,将新的城市节点叠加到现有的城市结构上,形成多层次的空间场景和社交场所,并试图让公众、社会和政府力量参与进来,共同为福田中心区建立一个开放的、长期稳定的管理与共建平台。据悉,“福[+]计划”的研究阶段已于年基本完成,项目计划在年以南中轴为试点进入实践阶段。
展览已于12月22日开始正式向公众开放,将持续至年3月8日。主展场展出共计多件作品,汇集来自24个国家及地区的多位参展人。此外,遍布各区的9个分展场也将与主展场联动起来,勾勒出一个永远年轻、充满未来气息的现代城市形象。同时,开幕周及展期将举行一系列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及大众活动,市民可尽情沉浸其中。
福[+]计划摘要
●从场馆到场所
深圳的文化中心坐落于市民中心与莲花山之间,通过中轴二层平台串联着市民广场和莲花山公园,两侧分别坐落着四大文化场馆和北中轴四园。然而,巨大而层级单一的文化场馆已不再能灵活地满足年轻一代对于不同层次多元文化的需求。因此,“馆外馆”(正式场馆以外的场馆)将作为新兴和实验性文化实践的舞台,促进全光谱式的“文化生态”的形成,使北中轴真正的成为一个多元的文化中心。
●世外桃源与文化引擎
在南中轴沿线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中,存在着一个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的屋顶花园,但由于除了绿化缺乏城市功能而人迹罕至。在这个尺度巨大的城市街区所形成的城市空墟中,大型屋顶花园将是填充其中的城市文化与生态绿洲。
●立体街道
福华路地下盘踞着一个线性购物中心,每日吸引成千上万的访客。通过打开“福华路”上的绿化带,植入公共功能,将曾经隐藏在地下的活力归还给街道,借此唤醒福华路“沉睡的街道生活”。
●市民欢愉的大堂
新国际会展中心选址于宝安空港城之后,中心区内的会展中心的历史使命逐渐褪去,其功能和角色将被重新定义。会展中心的二次契机被设想为一个能抵御深圳近半年时长、排山倒海般的夏季热浪的巨大的室内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