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文件相继出台深圳加速迈向全民阅读2 [复制链接]

1#
<

为进一步擦亮“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品牌,日前,《深圳市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深圳全民阅读进基层、进系统、进机关、进一线、进场所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两份文件相继印发,目标于年实现阅读空间全时域覆盖、阅读生态全链条融合、阅读品牌全方位迭代,让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融入日常。

“花式”建设阅读空间

全城营造“书式生活”

图书馆可谓是全民阅读的基础设施,截至年底,深圳共有公共图书馆个,24小时开放的自助图书馆个,是名副其实的“千馆之城”。

不仅如此,深圳的阅读空间不局限于图书馆本身,而是深入了公园、社区、景点、文化空间等各类生活场景。正如《意见》中提到的营造多元新型的全民阅读空间,推动实体书店创新发展,深圳以“阅读+”的形式让阅读场景无处不在。

白鹭坡书吧深圳特区报记者李忠摄

位于深圳湾公园的白鹭坡书吧、洪湖公园的孤岛图书馆、人才公园的求贤阁,都是“书香+花香”的典型代表,利用公园打造阅读空间,既是诗意栖息的精神家园,也是城市文明的最美写照。

二十四史书院晶报记者李海若摄

坐落于深圳甘坑客家小镇的二十四史书院,则是以“旅游+阅读”的形式打造了文旅阅读空间。围绕国家超级IP二十四史,书院将客家建筑与山水融为一体,承载着阅读功能的同时,也展现了深圳的客家历史文化。

深圳图书馆北馆·深圳美术馆。深圳特区报记者何龙摄

今年刚刚落成的深圳图书馆北馆,是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也是文化空间与阅读空间的一次创新融合。

为进一步拓展阅读空间,《计划》还提出推动全民阅读进企业、进医院、进校园、进产业园区等工作和生活场景,同时面向未成年人、外来青工、新就业群体、特殊群体等加强阅读引导与保障。

优化阅读品牌活动

搭建阅读交流平台

经过数十年来的发展,深圳已形成一批有色特、有创新、有影响力的优质阅读品牌活动。《意见》提出,要更好地发挥品牌活动在促进全民阅读工作中的价值引领和示范带动效应。

“深圳读书月”活动已持续举办23年。深圳商报记者韩墨摄

“深圳读书月”无疑是深圳城市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自年11月举办首届读书月以来,深圳将这项全民阅读活动坚持了23年。截至目前,读书月共举办文化活动超项,累计吸引2.4亿人次参与,打造了“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等知名品牌。

与此同时,读书月期间举办的深圳书展,也成了深圳市民一年一度的全民购书狂欢节。数据显示,南国书香节暨第五届深圳书展共吸引万人次线下参与,同比增长63%;各线下会场销售码洋万元,同比增长19%。

24小时书吧中深夜阅读的人群。读特融媒体记者严偲偲摄

在深圳中心书城,还有一个特殊的“时刻”与阅读紧密相关,那就是每周五晚的“深圳晚8点·文学谈”栏目,这个原名为“周五书友会”的公益文化活动,已持续举办15年时间。活动每周五邀请名家做客,与听众分享阅读与创作心得,搭建深入交流和共享的阅读平台。

提升阅读品牌活动能效,《意见》提出从戏剧、音乐、影视、艺术设计等领域选取阅读视角,培育新兴特色品牌阅读活动。积极开展以“城际阅读”为纽带的全民阅读对外交流与合作,联动国内外城市开展联合出版、文化对视、书展互邀互展等活动。

数字阅读成为新风尚

“万卷书”触手可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阅读正逐渐成为新的阅读方式。《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显示,年,深圳居民人均阅读量约18本,其中纸质书6.33本、电子书11.66本,电子书的数量远高于纸质书。

数字阅读成为新风尚,离不开深圳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大力发展。《年深圳图书馆数字阅读报告》显示,截至年底,深圳图书馆的94个数字资源库可提供电子文献万册,99%数字资源可通过PC端网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