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西昆~4:谁学冷门诗人咏物诗最像?文|陈曦骏
昨天我们把最复杂的内容通过个字和大家解释了西昆体当时的流行情况。今天我们就轻松一点,来一起读一读这几位代表诗人的作品吧,看看他们谁学李商隐学的最像。
在拙作《晚唐五代诗史》中曾提到李商隐成就集中在这三类诗:咏物诗,咏史诗以及艳情诗,而情诗中最有名的就是无题诗和碧城这种类似无题诗。在西昆诸位诗人中他们最擅长模仿哪种题材。
说到李商隐的咏物诗,一类是类似《蝉》《流莺》的写法,诗中有我,多用于托物言志尤其是做牢骚人语。西昆诗人一般的人生和仕途比较顺,他们模仿这一类的不多。而另一类咏物诗则是义山独创,咏物诗不提一字所咏之物,也不似唐初李峤单就所咏事物特征进行刻画,而是通篇铺陈与其相关的事典和句典。比如《赠柳》中“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开篇用了章台柳和楚宫细腰柳的典故,“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这又是灞桥柳和隋堤柳的典故。还有类似的七律《泪》八句中写了八种流泪的场景,尤其是尾联最为巧妙“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有人说这是一种场景,其实这里暗含了两种,一种是告别的眼泪,另一种是低阶官员不得低头相送高阶官员后,屈辱的泪水。
西昆体诗人对模仿这种咏什么偏不写什么的咏物诗极其感兴趣,因为这是一个超级适合炫技的写法。就像打靶一样,明明有枪枪十环的水平,偏偏要玩围着靶纸外圈射击,来为靶子描边。这里最擅长此体的就是丁谓和钱惟演。丁谓一共在西昆集中只收入了五首诗,有四首在咏物诗部分,三咏荷花一咏梨。丁谓在西昆集外也大量写作此体五言咏物诗,“斩佞朱云志,留亡季札情。”咏的是剑,“赵女宣孤愤,湘灵写断魂。”是瑟,“左氏三都贵,张芝径寸珍。”是纸,李子,船,橘,草,棋,笔等等都被他刷了一遍。
而钱惟演则并非以数量取胜,而在李商隐基础上翻出新花样。比如在《西昆集》收入的拟作李商隐《泪》中就有出新之举,李商隐句“斑竹枝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一为二妃之泪,一为杜预读羊碑之泪,义山的用法是一句诗,拟一场景,用一个完整典故。而钱惟演在唱和模仿中玩起了升级版,即一句诗,一场景,错综使用多个典故。比如他在和杨大年《泪二首》中有“马上悲歌寄黄鹄,紫台回首暮云平”,出句用的是刘细君远嫁乌孙马上作楚歌“愿为黄鹄兮归故乡”,而这里的悲歌并不只是指这首楚歌,而是《汉乐府》中的《悲歌》“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远客思乡之歌。而对句同样是两个典,紫台是明妃远嫁的典故“一去紫台连朔漠”,“回首暮云平”则化用了王摩诘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样的尝试无所谓好与不好,但是确实能看出西昆诸位的技法上的精湛,这就是文技上的陆才如海。
除了丁谓的海量的咏物五言,钱文僖公的炫技,后西昆诗人小宋宋祁的《丛菊》“烟开容花密,霜重放丛斜。插著星星畔,潜郎称晚花。”《木芙蓉》“一作淮南守,再逢霜艳新。花前今日酒,却是去年人。”则是有明显模仿李义山咏《寒梅》《袜》一类咏物诗的痕迹。
关于西昆诗人学咏物诗的内容先和大家分享这些,明天我们一起来看咏史——谁学的最像。感觉李商隐的旧题简直就是为大宋朝准备的。
陈曦骏供职于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公安文联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晚唐五代诗史》,诗词作品及鉴赏类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华诗学》《晶报》等报刊杂志,曾获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总冠军,七夕特别节目冠军,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吉林卫视等电视节目及央视频、新浪微博、腾讯新闻、抖音、云听fm等新媒体平台文化栏目担任文化嘉宾。
编辑/章雪芳审核/小楼听雨校对/冯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