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行知科普middot游学大鹏ld [复制链接]

1#

跟着“鼹鼠博士”在自然绘本故事里了解地震的原理,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变身小小地质科学家,在博物馆里完成“科考任务”;一起亲子DIY,制作一片叶子的“化石”……9月20日上午,年大鹏新区“行知科普游学大鹏”活动之“地球故事”主题课,走进了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来自南澳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和老师代表等约80人,通过“科普绘本+参观探索+手工互动”活动形式,开启了一场“新鲜”的地质探索之旅。

“行知科普游学大鹏”活动由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主办、晶报承办,已连续举办了三年,是新区青少年科普品牌活动之一。

我把“小地球”吃掉

地震啦!小男孩和小动物们都“咕噜咕噜”地掉进了鼹鼠博士的地震研究所。一场有趣的“地球探险”开始了……

活动中,志愿老师Kelly变身书中的“鼹鼠博士”,带着小朋友们走进绘本故事中,一起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原来,地球爷爷46亿岁了,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球体。为了帮助小朋友能够理解这些抽象地球知识,Kelly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鸡蛋,让大家在“鸡蛋碰鸡蛋”的游戏中,通过鸡蛋碰撞后形成的小裂痕,了解地震和地球板块构造的关系,以及什么是地震带……除了地震,地球爷爷“脾气大”,还会火山爆发,这又是什么原因?“鼹鼠博士”借助绘本中煮开水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球内部热能的聚集,以及地热怎样从地球的裂缝向地表释放的过程。

又是地震,又是火山喷发,地球爷爷真是威力无比啊,小朋友们在故事和游戏中学得很开心,将手里的鸡蛋看成了“小地球”。当游戏最后,Kelly老师将剥开蛋壳的鸡蛋当点心送给大家时,南澳中心幼儿园大二班张斯榆哈哈大笑:“我要把‘小地球’吃掉了!”

化石化石我们合个影

接着,小朋友和家长们各自领取了一份“科考任务卡”,带着对地球故事的好奇,走进了地质博物馆展厅,结合展厅实物和互动装置共同完成探索学习任务。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是深圳市唯一的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博物馆设有序厅、地球探秘厅、大鹏半岛厅、矿物厅、城市与地质环境厅、临时展厅共六个展厅。

在地球探秘厅,小朋友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成、结构,以及地球上的生物演化历史;在大鹏半岛厅,大家穿过流动着“岩浆”的“古火山之门”,仿佛穿越回到一亿多年前大鹏半岛……大三班陈以岚小朋友很快在“任务卡”上画出了火山喷发的样子;在生长着珊瑚的杨梅坑“海底世界”,小朋友们趴在地上,边仔细观察“海底”的各种生物,边完成任务。“快看海星,还有海蛇呢!”大二班严文炫小朋友在爸爸的指导下,画下了他最喜爱的海洋生物,在一旁陪着的妈妈告诉记者,这样的亲子学习机会真的很难得!

在矿物厅,闪闪发光的金矿石,可制成铅笔芯的石墨,还有五颜六色的水晶和宝石,大家仿佛走进了一处宝藏……在临时展厅里的古生物化石展上,张自雄小朋友终于见到最爱的恐龙蛋化石,开心地跟它们合影;而叶子龙小朋友却对硅化木感兴趣,趴在旁边研究了起来……大一班陈靖仪的妈妈说,带着孩子来过这里几次,但这次收获最大!

我的“叶脉化石”像饼干

看到小朋友们对各类化石这么感兴趣,志愿老师马车早有准备,“叶脉化石亲子DIY”互动环节“上场”了。

大家先到恐龙园里捡了几片自己喜欢的落叶,来到园中一处树下,在志愿老师们的指导下,开始了亲子制作:首先给纸杯里的石膏粉加水,快速将其搅拌成糊状,然后倒在卡板上;约2分钟后,在石膏快凝结时,将叶子“印”在上面;再过二三分钟,石膏便自然风干成“叶脉化石”了!

随行的南澳中心幼儿园外教Sam告诉记者,像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一样,地质公园博物馆也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平台,孩子们通过触摸和实地参观,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这是特别好的学习途径。

Sam在活动最后的分享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走进大自然和地质博物馆,认识了岩石、山脉,海洋及其生物,也感受到大鹏美好的自然风光。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和了解,知道人类来自哪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也是地球的一部分,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我们是好朋友!”

“今天的活动孩子们非常开心,家长们也很踊跃,感谢活动主办方为孩子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活动机会。”南澳中心幼儿园园长龚晖表示,让孩子的学习游戏化和生活化,是南澳中心幼儿园一直坚持的教育形式。南澳自然资源丰富、风土人情多样,孩子生活中看到、听到、触摸到的景、物、人、事都是最好的学习内容,尤其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社会是最好的课堂。“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设计开发适合南澳孩子的自然探究、海洋主题、民俗文化体验等园本课程,这已列入我园的五年规划。”

将培训大鹏首批

红领巾小小地质讲解员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是深圳市地质和自然教育科普基地,年还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土资源教育基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将在国家地质公园设立自然教育中心,接下来,国家地质公园将把园区丰富的地质资源和植物、动物资源整合起来,与深圳市地质学会、专业自然教育机构联手,打造特色地质与自然科普课程:如设立自然课堂,与大鹏新区的学校一起培养本地的红领巾小小地质讲解员和地质科普教育志愿老师队伍,开展地质专家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在大鹏打造一家地质学校;尝试面向高校大学生,逐步开放园区特色科考新路线等。

晶报记者陈碧霞通讯员李利珊文、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