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最好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410/8833311.html兵哥注: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把报纸办好?本文通过对晶报年从编辑机制融合到版面刷新效果的梳理与盘点,给出了初步答案。而事实上,版面刷新是与时俱进的常态化过程,探索与创新没有终点。《晶报》:如何在媒体融合下重构纸媒传播力新途径
来源:传媒瞭望作者:胡文岳进
一边是“内容为王”的新闻规律,一边是传统媒体“为谁辛苦为谁忙”的困惑前所未有,在移动互联网加速迭代,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如何保持报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这是曾创造都市报辉煌、时逢创刊20周年的《晶报》必须回答的问题。
经过深入调研和探讨,晶报编委会认为,新媒体的天地纵然无比辽阔,但作为纸媒的《晶报》,依然是全媒体赖以生存的合法性来源。只要报纸在,就有理由尽全力办一份影响力大于发行量的报纸。这是主流媒体的根基所在,更是媒体人的职责所在。20岁是《晶报》的重要节点,晶报人必须心怀梦想,让《晶报》依然阳光绽放。
一、办一份极具张力的报纸
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下,《晶报》亟须强化链接和重塑场景,紧盯办公空间和居家空间,首先吸引既有用户群体看报,进而吸引其周围人看报或者朋友圈转发,即首先实现圈层传播,进而再到大众传播,以此解决“我是谁”“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报纸即便不再是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主战场,但依然是新闻舆论之锚,其权威性和背书功能依然无可替代。通过与千万用户丝丝缕缕的联系乃至嵌入式的强链接,再造亲和力和穿透力,实现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构。
基于以上判断,《晶报》改版的方向就十分清晰——
在内容上,需要定制化、深度化和场景化;
在形式上,需要品牌化、海报化和人物化;
在融合上,《晶报》要与APP无缝衔接,成为APP的原点支撑和硬件补充。
因此,晶报编委会确立的年版面刷新总体目标是:在有限的版面规模下,实现《晶报》内容生产的精品化,即“薄报精做”。最高目标是:力争实现篇篇可读、版版好看、天天“晶”彩——即《晶报》要在报纸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内容生产的精准、浓缩和美誉,办一份具有极大张力的报纸。
晶报编委会认为,一份报纸的版面刷新,不是传统的“一步到位”,而是动态的调整。因此,在策略上,晶报采取“以我为主、稳扎稳打”的渐进式改版。在媒体融合的方向指引之下,发扬纸媒所长,避开纸媒所短,办一张媒体人心目中理想的报纸。尤其是对新的内容和版块,以“步步为营”的方式,成熟一个推出一个,达到“久久为功”的效果。
二、改版从团队和机制融合开始
年春节,晶报总编室从深圳报业集团南院印务楼5楼,搬到新媒体大厦17楼,与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和深圳晚报总编室在同一层楼上班,这不仅是一次物理意义上的“乔迁”,更是与深圳报业集团兄弟媒体交流融合的前奏。深圳报业集团媒体深度融合以及媒体间的竞合态势,给《晶报》加快融合创造了新的契机和良好氛围。为给改版创造良好机制,晶报编委会年3月初做出决定,整合原总编室和全媒体聚合中心,成立融媒体编辑中心,以此打通纸媒和新媒体编辑之间的壁垒,促进人员交流和业务创新。这次调整,并不是两个团队人马的简单相加,而是一次从值班方式、内容生产、舆论导向把关、宣传通知提醒,到考核制度的全方位融合改造升级。从采前会机制的完善到交接班制度的衔接,再到重大选题策划、执行以及反馈、督促,晶报融媒体编辑中心已经形成一套严密、流畅、覆盖全天24小时(APP早中晚班+报纸夜班)的闭环值班制度。
三、“互动带”:让优质新媒体产品上封底
坐拥逾百个*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