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使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310/4784991.html疫情期间,为了感谢观众的厚爱与支持,满足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许多高校博物馆除了推出数字展馆之外,也在进行着“云看展”活动,通过小幅文章介绍的形式,向观众介绍珍贵文物的前世今生。为此,小编整理了近期众多高校博物馆“云看展”的系列推送,方便读者拥有更多的兴趣选择。今天让我们走进系列集锦的第六期。
金代贴塑舍利陶棺
陶棺在中国的起源很早,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半坡时代就有很多发现,战国、汉代也有发现,然而金代的舍利陶棺则发现不多。
这件金代的贴塑舍利陶棺长99.5厘米,宽38.5厘米,整体呈前宽后窄,前高后低,顶盖为屋形,前、后各饰有一摩羯鱼,脊梁两侧装饰板瓦和筒瓦,筒瓦的瓦头饰有瓦当,陶棺自身饰有莲花,其正面有长方形门,门的西侧饰有力士。
陶棺为西大博物馆征集出土地为眉县小法仪
这件陶棺已是仿木石的骨灰盒,说明当时僧人的丧葬形式,已经融入了中国传统丧葬式的形式,与普通的中国人入土为安的形式有所区别,同时又保留了中国传统葬式文化的内容。
20世纪80年代陕西富平农民在取土时在圣佛寺遗址发现了类似舍利陶棺,后收藏于富平县博物馆。圣佛寺位于陕西富平县西,始建于唐代,现仅存塔一座,据《富平县志》记载,此为释迦如来第十六所真身舍利宝塔。这些陶棺的形式与西北大学金代贴塑舍利陶棺造型一样,只是体积略小。
陶棺有一件门框墨书“白和尚”三字,另一件盖内墨书“大宝五年二月十五日,大葬之长记耳”字样,当是寺院僧人的葬具。
金代(公元年-年),正式国号为大金,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年。
金朝虽为少数民族,但其统治以来,逐渐趋向汉化,改汉姓,着汉服,习汉字,在宗教方面崇尚佛教,特别是受中原佛教的影响更大。如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都有相当大的发展,特别是禅宗大为盛行,对金代的社会经济、*治文化和习俗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金代贴塑舍利陶棺
《金刚钻》位列民国小报中的四大金刚,它的创办,很大程度上受到《晶报》的影响。民国报纸《社会日报》的一篇文章提到:“编辑先生每日用两只近视的眼睛,拼命向对方探照,想在对方的报上发现了一些可以骂的地方,就给他一顿痛骂。一旦笔战一起,就弄得乌烟万里。”在引笔战这一方面,《晶报》算得上一把好手,而小报《金刚钻》也紧随其后。
上海大学博物馆馆藏:
《金刚钻》年4月15日第二、三版
《金刚钻》于年10月18日创刊,其创刊词极富火药味,其节选有:“鸟类之有鹰鹯,兽类之有豺豹,鱼类之有鲸鳄,亦犹人类之有佥壬。专以阴贼险狠之手段,戕伐同类。”
上海大学博物馆馆藏:《金刚钻》年4月15日头版
《金刚钻》本是几个负气的文人专为发泄情绪而创办。但未曾想到在与《晶报》笔战过程中,其内容深受读者喜爱,销量日益增加。于是创办者便把一份临时性报纸变成了长期报纸来经营了。最初为三日刊,在施济群主持下,于年8月1日改成日刊,年10月停刊。
《金刚钻》年11月2日第二版
《金刚钻》偏重文艺,以刊登连载长篇小说和名人随笔轶闻为宣传重点。刊登的长篇小说包括张恨水的《铁血情丝》、汪仲贤的《恼人春色》等。另外,还组织严独鹤、朱大可、徐行素、施济群、徐耻痕、陆律西、曹痴公等文人合写《明星劫》等集锦小说。再加上《金刚钻》版面翻新不断,另有附刊“小金刚钻”、“游艺界”等,从不同方面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在当时颇有影响,同其冤家《晶报》一起入列近代上海滩小报“四大金刚”。
文稿
张浩硕
排版编辑
仲新宇
责任编辑
张思思
内容来源
西北大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