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谁是混媒体时代的媒体ldquo二奶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4118.html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传媒1号”

作者

媒体长安街

来源

广告销售老鸟

世事的发展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省级媒体的发展已变为,五年前是河东,五年后是河西。研究媒体发展的曲线图,让人们明白,谁在为中国省级媒体事业做出贡献,谁贻误了中国省级媒体发展机遇,谁将地方媒体的发展由优势变为颓势,谁使地方媒体涅槃重生。总结是为了发展,不去总结,我们将重复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

一、省级电视媒体“极”由“二极”变为“三极”,安徽“极”消失

1、省级电视媒体“二极”格局的蜕变

年前,中国省级电视媒体是“二强”争锋,主导中国省级电视媒体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以综艺节目纵横影屏的“湖南卫视极”,和以“剧行天下”为特色的“安徽卫视极”。

年,湖南卫视广告创收突破10亿,创收能力全国省级卫视第一。超级女声创收超过3亿,金鹰剧场创收超过3亿,湖南卫视综合竞争力仅次于CCTV的三个频道,居全国第四。年,湖南卫视的主持人汪涵、何炅、李湘入选中国十大节目主持人。“湖南卫视”和“超级女声”连续位居娱乐类的中文网络搜索及媒体报道量榜首。湖南卫视收视率已连续四年位居省级卫视第一,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媒体”,连续两年入主“中国品牌强”。

年,安徽卫视单频道创收逾7亿,位居省级卫视第二,安徽卫视收视率位列省级卫视第二,在全国所有上星频道中位列第十位。安徽卫视全国首家推出八集连播的《周末大放送》剧场,创连播之最,获得客户和观众的高度认可,安徽卫视八大剧场斩获六个第一和两个第二的收视好成绩。《第一剧场》的投入产出比高达5.48。

年后,湖南卫视在加强综艺节目强势创新力的同时,强化了*金剧场和晚间剧场的深度开发。安徽卫视在张苏州执*后,全面进行行*化改造,用假数据、假功绩、假竞聘等手段粉饰太平,用最官僚的手段代替市场化规则,使安徽卫视从最良性的正循环,发展到他离任时靠贷款发工资、整个机制混沌不堪的窘境。

年,湖南卫视将安徽卫视彻底摔开,安徽卫视与湖南卫视已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安徽卫视在没落的同时,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快速崛起,省级媒体的“安徽卫视极”从此消失。

2、省级电视媒体进入“三极”时代,群媒体共振成为“三极”时代的特征。

年,湖南广播电视台实现创收.4亿元,其中媒体广告为76.5亿元,产业收入为.9亿元。产业收入已经超过广告收入,成为湖南广电创收的主力*,打破了长期以来电视台依靠电视广告收入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格局。

年,江苏广电总台经济总量达亿元,同比增长11.8%。全台收入中,传统广告经营业务约占43%,新产业约占57%。

年,浙江广电集团总经营创收约亿元。广电集团发展态势已蓄日待发,有19个广播电视频道,2个数字付费频道——“留学世界”、“数码时代”,1个家庭购物频道——“好易购”。集团下属有14家全资企业,还有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浙江广电新媒体有限公司、浙江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司等11家控、参股公司,经营数字电视、IPTV、移动多媒体等业务。集团的四大发展重点为浙江卫视、好易购、浙江影视集团和新媒体。浙江卫视年广告总收入逼近40亿元,《中国好声音》的贡献率增至29%。年好易购的销售额从年的11亿攀升至30亿。新媒体方面,新蓝网于年12月底创建,由原来单一的网站发展成为了“一网两台”,即新蓝网、浙江网络台、浙江手机台,年营收接近万元。

湖南广电、浙江广电、江苏广电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省级电视媒体的“三极”。

二、曾经的广东报媒蜡炬成灰,混媒体时代的报媒“极”华丽演变,报媒的新“二极”百炼成仙。

1、广东报媒蜡炬成灰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省报业一直领全国报业改革之首,内容创新、定位创新、战略创新,为全国各地区报业发展提供了借鉴。《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和《晶报》等等,这些熟悉的名字,曾经让我们一往情深,那些曾可歌可泣的报道,依旧让我们充满无数如雷贯耳的记忆。

随着社会的变迁,居民对于报纸的消费习惯不断变化,早报市场开始成为主要的报业市场,《羊城晚报》固守晚报市场,拱手把市场份额让给别人,导致《羊城晚报》在市场上节节败退。保守和创新的乏善可陈,让《广州日报》兵折三江。

南方报业曾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大传媒”战略、跨区域战略等,积极拓展财经类、周报类和纯粹商业化杂志领域。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创办《新京报》;与云南出版集团联合打造《云南信息报》。在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新媒体方面,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全新的新媒体。然而,可持续发展需要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需要的是颠覆性的创新和立体化思维,需要的是系统再造,显然,南方报业在这方面的功夫没有做深、做透。在今天的媒体市场上,南方报业已不见曾经的辉煌,已走向没落之路。

深圳报业集团的成功之处在于利用行*及市场等各种手段,实现对深圳报业市场的垄断。垄断是自我封闭,是拒绝创新的一种表现,最终深圳报业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区域,败落于新媒体时代新生媒体的秒杀与超越。

2、江浙成为中国报媒的新“二极”,蚂蚁修成象,百炼成仙。

浙江、江苏两省是我国报业“驼峰”区。在全国具有统一刊号的40多家县市报中,浙江19家、江苏12家。浙江的《萧山日报》、江苏的《吴江日报》分别以超亿元的经营收入领跑两省和全国的县市报。《萧山日报》以1.7亿元的经营收入,傲视全国县市报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报媒老大”。

浙江、江苏两省报业最共性的模式就是媒体的多样化,也叫全媒体化;最共性的经营是产业多元化,跳出报纸求效益。《萧山日报》、《绍兴县报》、《溧阳时报》、《今日嵊州》、《江都快报》等,率先以手机报和网站形式拥抱新媒体。萧山手机报用户达12万;《萧山日报》创办的“萧山网”被誉为“中国县市区第一网”,《绍兴县报》创立的“中国柯桥网”在中外商界颇有影响力。在多元化经营方面,萧山日报成立了九家子公司,家家盈利。《溧阳时报》与当地电视台共同成立了“天目湖文化传媒公司”,重点策划各类社会活动,实现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今日嵊州》建立了自己的视频演播室,实现了网上直播,各类展会、商务活动“一网打尽”。《江都快报》提出广告与新闻“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战略,整合报纸、网站、杂志等媒体平台,利用每年一度的花卉节,推出《潮起龙腾》、《诗韵江都》等特刊,实现产业延伸和突破。绍兴县报传媒广告公司依托中国轻纺城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优势,每年都举办汽车、家具、婚庆等大展会,将各种资源融合盘活,变现创收效益。

形成江浙两省报媒“极”的机体,不是我们想像中的大报纸、大刊物,而是分布在全省各市县的区域小报,是报媒中的“小蚂蚁”,他们没有伟岸的身驱,没有广阔的舞台,没有可以任性挥霍的大资金,支撑他们事业的是努力和思考,蚂蚁修成象,百炼成仙,最终成“极”。

三、从单媒体到混媒体,这是中国媒体现代“极”的显特征,谁是混媒体时代的媒体“二奶”?

1、从单媒体到混媒体,再到融媒体,这是现代媒体发展必由之路,谁找准了方向,谁就有可能成为中国媒体“极”。

生活方式的变化,整个社会变成流动性社会,人的活动空间变大,活动频次变快,人们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进一步碎片化。人们不可能继续“一杯茶,一支烟,一张《参考消息》看半天”的生活方式。吃过饭,围屋而座看电视的场景,只能在除夕之夜才能看到。听广播不是在家里,只能在车子里。人们坐在电脑前浏览门户网站,已不再是曾经的专注,只是走马观花,看看两个八卦新闻就“走”人。微博已成过去式,偶尔做一次“拜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