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网上医院 http://m.39.net/pf/a_9113647.html夏和顺
民国八年()春,余大雄在上海创办《晶报》作为《神州日报》副刊,聘张丹斧为主笔,倚为股肱。张氏驻馆十八年半,每期撰稿无间断,可谓鞠躬尽瘁。又盛邀“皇二子”袁寒云连载《辛丙秘苑》,使《晶报》声名大噪,风靡海内。袁张二人均为《晶报》传奇人物。
△年的《晶报》
洪宪帝事*粱一梦,袁寒云携妻妾南下上海,避居公共租界内白克路(今凤阳路),声色犬马依旧,品玩古董如常。袁寒云好古成癖,读书如此,收藏亦然,时人有“寒云不读唐后诗”之称。其藏书多宋版珍本,皆前代著名藏书楼散佚者,得之厂肆坊间亦夥,时人称道艳羡不已。
张丹斧(—)原名扆,后名延礼,字丹斧,以字行。江苏仪征人,世居扬州。幼时聪慧过人,读书十行并下,有神童之誉。加盟《晶报》前曾任《竞业旬报》主笔(胡适前任),《新闻报》、《大共和日报》副刊主编,同时为十多家报刊撰稿,人称“文坛怪物”,也是上海滩炙手可热的人物。
张丹斧同样雅好收藏,藏品以商周铜器拓本、秦汉六朝碑板为多,自然无法望寒云项背,但亦有罕见之物。“尤以从西安携归之东汉三匋器为大宝,盖皆有汉士朱墨手迹”,其中一陶瓶,有朱书“熹平元年”字样,为其年任陕西督*幕僚时所获,视为镇室之宝。另有一“永和六年”瓶,因“稍驳蚀”故割让与罗振玉。
△张丹斧致*宾虹手札,方继孝藏
袁寒云张丹斧同样好古董喜收藏,话语投机,过从甚密。民国九年()秋,余大雄、张丹斧力邀袁寒云撰述*坛秘闻连载于《晶报》,以便扩大影响,招徕读者。袁寒云应诺撰述《辛丙秘苑》10万字,报载完毕结集出书。辛丙指辛亥至丙辰年(—),袁氏行文所及皆此期间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如宋教仁遇刺、赵秉钧之死、北京兵变、袁世凯谋筹帝制、蔡锷出京、熊希龄取宝等等。《辛丙秘苑》登载后,《晶报》销量剧增,一时洛阳纸贵。
连载期间,曾发生袁寒云与张丹斧交易藏品事件。袁克文以所藏三代玉盏、魏武帝曹操之子曹整印章、汉玉核桃串、苏轼石鼓砚四件藏品易张丹斧汉陶瓶,可见其重视。并曾作《易瓶记》曰:“瓶高强及尺,丹漆书文,凡字一百又一,咸道家言,为陈初敬志冢墓者。书作草隶,飞腾巨龙虎象,文颜而古,简而趣,汉人手迹,诚大宝也。”
袁氏对上述交易一度反悔,曾致余大雄手札称“拟将瓶退回,质物归下,明春续成(辛丙秘苑)再索酬”,又称“因瓶与扣物相抵,弟已吃亏”。并中断《辛丙秘苑》写作,请余氏在《晶报》代登一启事,“曰不佞夏秋居西湖上,感受湿热,入冬遂发,指掌咸生泡结,不能久执管”,以应付读者。
据称,寒云宠妾唐志君为悼念亡妹志英,提出以三代玉盏贮酒以酹。袁氏因向张丹翁索还玉盏,不料被张氏坚拒,两人因此交恶。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