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些创新之举,为深圳盐田按下打造国际一流 [复制链接]

1#

盐田外景。

成功举办全球招商大会等百余场招商活动,深国际、百果园、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等多家百亿级企业签约落户盐田,规上企业增至家、增长66.5%,商事主体增至3.6万余家、增长76.9%……今年10月召开的区“两会”上,盐田区晒出了一份出色的招商“成绩单”。

梧桐茂兮,凤凰来栖。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生命线,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近年来,盐田区勇闯勇试,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举措,为全力以赴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按下了“加速键”。

“进一次门,跑一次腿”实现企业开办全过程“一站式”服务

今年9月10日,盐田区新行*服务大厅正式启用,设立“银行服务专区”率先在全市为新注册企业现场开设银行账户,打通开办企业最后一个环节,真正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全过程“一站式”服务,以及“进一次门,跑一次腿”。这是盐田区在*务服务改革创新方面推出的又一重大举措。

优化*务服务是营商环境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盐田区在便民服务事项、*务服务体验、*务服务制度以及数字化建设与共享等方面都开展了诸多创新*务服务,有效提升了市场主体与群众办事便利度。

为了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盐田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在推动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开办企业服务辅导进入银行网点、涉企证照业务与营业执照多证合一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工作。

目前,盐田区电子营业执照可用于税务、不动产登记、企业投资等多个*务服务领域,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平安集团等多家重点企业在开展金融办理、保险办理、电子合同签署等多种业务场景时,都能够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

盐田区还发放多证合一营业执照余张,减少了企业办事成本,提升了行*效率,更加便利群众办事创业。

“当天能解决的绝不过夜”“急速办”打造最短审批用时

“当天能解决的问题就绝不过夜,一周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就用四五天解决……”在11月4日举行的盐田区企业家座谈会上,盐田区委副书记、区长邓飞波与辖区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时如是说。

近年来,盐田区重点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竣工联合验收、区域评估以及生态环境评价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流程再造推进制度创新,为行*审批插上“翅膀”。

目前深圳市*务服务网办事指南对施工许可变更事项承诺办理时限统一设置为5个工作日,盐田区则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提前开工核准)变更登记、延期、停工登记、复工申请事项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有效提升了市场主体办理建筑许可的便利度。

在环评方面,盐田区提前参与介入、主动服务区*府投资项目,将市里规定的13个工作日内(含公示)完成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压缩至12个工作日内(含公示)完成,环评备案事项实现即来即办。

盐田区还率先在全市落地实施了区域空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如对盐田综合保税区内四大产业10个行业企业取消环评手续,并制定具体行业环境管理要求作为企业实施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标准和指引。

主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最后一米”

“公司创立之初,经历了研发周期,资金流一直较为困难。”菁良基因是一家专注于生物科技领域研发的企业。在初创阶段,资金的困难一度让企业的发展“施展不开拳脚”。不过幸运的是,盐田区*府及时伸出援手,先后为其提供了“小升规”奖励和低息贷款,通过推动金融机构走访服务和各类*银企对接活动,帮助其渡过难关。

*府主动架好平台、搭好舞台,银企合作就能好戏连台。为此,盐田区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成立*银企对接工作专班,建立*银企服务三级沟通联络机制,进一步细化*府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分工,通过座谈会、交流推介会、企业走访等方式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年初,为进一步健全*银企对接机制,在《盐田区“深入社区稳企业保就业”金融服务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盐田区制定了《盐田区年*银企对接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对接招商引资项目、健全科技企业融资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服务、建立*府投资项目*银企会商合作机制、拓宽城市更新项目融资渠道、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等举措,形成了银行和企业之间“有组织、多形式、制度化”的合作机制。

在区新行*服务大厅,盐田区设立了全省首个“首贷服务中心”,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截至年上半年,已为户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受理49笔业务申请,审批授予企业首贷户贷款额度万元,已发放贷款万元。

盐田区还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搭建辖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沟通桥梁,开展金融服务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难题。截至目前,已促成家企业获得授信,授信金额共21.85亿元,切实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新增用地一律用于产业发展”加强重点产业项目用地保障

“我们坚持新增用地一律用于产业发展。”在盐田区招商大会上,邓飞波表示,盐田区正逐步推出17块产业用地,总面积40公顷,提供产业空间万平方米;未来还将释放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全方位满足盐田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一直以来,盐田区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新增用地一律用于产业发展的理念,不断深挖产业空间,优化产业用地。目前盐田区重点推进的小梅沙等多个片区连片改造项目,腾挪出了真材实料的产业空间,真正做到从“项目等空间”到“空间等项目”的转变。

据统计,年盐田区共整合释放产业用地48万平方米,挖掘潜力产业用地超7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超万平方米,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39亿元,增长12.8%。

在优化产业用地方面,盐田区摸准核实辖区潜力产业用地情况,完成了协和电厂城市更新重点产业项目遴选工作;积极对接深国际、海王生物等重点项目,推动产业用地调整工作;引导辖区老旧工业产业空间提容扩建,配合推进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提容扩建项目建设。

盐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持续发力,成功举办盐田区招商大会,41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项目总产值逾千亿元,海王集团、深国际等13家总部企业达成签约意向,成功引进4个百亿级总部和一大批优质企业。

今年11月成功举办的盐田区招商大会现场集中签约重点项目38个,签约总产值达.26亿元。签约项目聚焦建设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涵盖了世界强、中国强子公司,上市企业子公司,孔雀团队及一批围绕海洋经济、数字创意、现代时尚、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现代产业体系的优质项目。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盐田区人民法院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打造行*案件集中管辖的改革样本,妥善审理涉*府职能转变、“放管服”改革、市场准入等行*诉讼案件,推动诚信*务建设,增强了市场主体投资创业信心。该法院行*案件集中管辖改革经验、“智慧法院”建设等创新之举,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和推广。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同样能助力营商环境的优化。年,盐田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供给改革探索,持续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设立了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通过最大程度地整合人力资源、工会、街道、社区等相关公共服务资源,为企业和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年12月,盐田区获得省人社厅授予的“广东省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称号。

盐田区公共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教育发展成绩显著,辖区社会治理环境不断优化,全力打造最优生态环境……一系列创新之举,让盐田区的营商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

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才能下活经济发展“全盘棋”。如今,盐田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已绘就。未来,盐田将不断改革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市场化要素配置,创新企业服务方式,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大发展空间,打造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朝着“全力以赴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目标不断前行。

晶报记者吴欣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