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7岁少女哭着走进诊室,得了这病,我还 [复制链接]

1#

在多数人的眼里,“梅*”是非常可怕的性病,让人一下子就会联想到溃烂、瘙痒等等不适症状。事实上,从外观看,很多梅*患者跟健康人几乎没有区别。但是,没有皮肤的临床表现,并不代表没有伤害和传染。

“他不戴套,还到处撩骚”

在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性病门诊,小玲(化名)是哭着走进诊室的。17岁的她,早早地就结束了学业,来到深圳打工。前段时间,老家亲戚给她介绍了个男朋友,是她的老乡,年纪比她大一些。两人在一起几个月后,双方见了家长,然后尝试了无套性行为。小玲是第一次,但男朋友明显不是。“他太花心了!跟我在一起的时候还经常在网上和别的女生撩骚。”小玲抹了一把泪,“所以我跟他吵了一架,然后分手了。”本来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最近小玲总觉得下体有些痒,于是去妇科做检查,还顺便做了个梅*检测,结果查出是阳性。一听是性病,小玲就吓傻了。在小玲的认知里,性病要么像艾滋一样,没有治愈的希望;要么是跟尖锐湿疣一样,又凶残又磨人。

“其实梅*是可以治愈的,只要发现的早,用一个常见的抗生素——青霉素就能治疗。”诊室里,医生告诉她:“只要在梅*早期及时接受治疗,是能够痊愈的,也不会影响以后的怀孕和生育,而且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还可以提供免费治疗。”小玲听到医生的介绍,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医生还提醒,梅*患者的性伴也应及早检测,及时阻断梅*经性传播。没有及时治疗,还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三期梅*,造成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

△南山区慢病院性病艾滋病咨询检测门诊

“88岁,多年无性生活,怎么得的梅*?”

像小玲这样,年纪轻轻就染上性病的患者有不少。那上了年纪、多年没有性生活的老年人,是不是就可以排除性病的嫌疑了呢?不是的。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皮肤性病门诊此前就接诊了一位与小玲年龄相差了71年的患者——医院做支架手术时,被筛查出梅*阳性而转诊过来的88岁老爷爷。

医院时,他和家属对医生的问诊都不是很配合。“我老伴走了30年了,她走了之后我也没找过别人,你们肯定是搞错了!”老爷子有点不太高兴。他的子女也在一旁解释说:“我爸年纪大,腿脚也很早就不太方便了,按理说不太可能会得这病……”。医生经过和老爷子深入沟通,他才回忆起自己在解放前曾经去过花柳巷,但是在结婚之后就没有过越轨行为。医生推断,梅*应该就是那时候染上的。老爷子感到疑惑的还有:“可我身上没有出现过你们说的那些症状啊?”

“其实,梅*是不可以通过症状来判断的。大部分的梅*患者,都不会有“自觉”症状。一方面确实是大部分人不会出现症状;另一方面梅*的症状只是暂时的,就算不治疗,过一段时间自己也会好。”医生解释,此外,梅*还是个特别狡猾的“伪装者”,它的症状因人而异,能伪装成皮肤疾病,脱发、发烧甚至引发精神错乱,虽然跟平常的疾病无异,但这都有可能是梅*。因此,也有可能出现了症状,但患者却以为是别的疾病,从而错过了治疗的良机。

据了解,梅*的潜伏期很久,可以是一辈子。梅*螺旋体从侵入人体开始,直到发生一期梅*的这段时间,称作梅*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与个人体质不同、侵入人体的梅*螺旋体的数量多少等因素息息相关,大多数情况下是三周左右的时间。也有些潜伏期久的患者,只要不做检测,一辈子都发现不了。像老爷子这种,因为做手术而去做检测,住院前发现得了梅*的患者比比皆是。

“早知道她得了这病,孩子就不要了”

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皮肤性病科还接诊过不少因怀孕期间筛查被诊断为梅*的孕妇。小希(化名)就是其中一位。当天,她医院,挂了号。“早知道她得了这个病,孩子我们就不要了!”小希的母亲一见到医生就担忧地说。

小希是在生孩子的当天被查出梅*抗体阳性。当时在发现小希梅*阳性之后,小希妈妈就把矛头指向了女婿,女婿解释自己从来没在外面寻花问柳,检测结果也证明了他的清白。

“我们这种人家不可能会得这种病!”小希妈妈猜测,女儿是不是从酒店感染到的,“我看网上很多文章都说酒店不干净,容易染性病!”小希妈妈说。

在趁小希妈妈取药的空隙,医生关上门小声地问小希之前有没有过男朋友。小希点了点头,“妈妈给我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在她面前我根本喘不上气。其实我大学的时候谈过一次很短的恋爱,可是那个男孩子也不像是得梅*的人啊……”这下真相大白了。其实,很多患者都有过这种情况,坚称自己没有过性接触史,但多数情况下是患者本人不愿意面对,或不愿意让亲人知道,所以将真实情况隐瞒下来。而通过公厕、酒店、游泳池等地方感染,概率非常低。

像小希这样,孕妇有梅*,孩子还能要吗?该院医生介绍,梅*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有梅*的妈妈确实会传染给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梅*。但是,只要孕妇在怀孕期间做好阻断治疗,是可以生出健康宝宝的。

△患者就诊

早诊断早治疗是遏制梅*传播的重要手段

11月24日到11月30日是性病防治主题宣传周,今年活动主题为“防治性病,促进生殖健康”,主要目的是提高公众对性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引导正确的求医行为,动员有易感染性病风险行为的重点人群主动接受检测。

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专家提醒,梅*可防可治,但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它会“隐形”。隐性梅*和还在潜伏期的梅*都是没有症状的,不仅别人看不出来,自己也察觉不到已经得了梅*。但无论是隐性梅*,还是潜伏期的梅*,都具有传染性。很多患者感染梅*,不是因为“性乱”,而是由于性知识的缺失,没能在发生性行为时做好保护措施。“不管男女还是男男性行为,都要戴套,避孕套不止是‘拦精灵’,它更大的作用是防止性病的传染。”该专家还表示,如果发生了高危性行为,但凡有一点怀疑,都应该及早去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遏制梅*传播的重要手段。

知多D:

西方法官戴假发、最早的鼻整形,都与梅*有关!

梅*是一种古老的性传播疾病,在全球已有五百多年的流行历史。

早在中国汉唐时期,《华佗神医秘传》一书中便有记载“前阴溃烂、脱落、鼻柱将落”。

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疑似梅*的记载,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

但感染了梅*确实会导致鼻子腐烂变形。于是,一位意大利的外科医生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手术——

让患者把手臂举起来,再把破损的鼻子缝到其手臂内侧,等鼻子和手臂长到一起后,再把组织削下来供鼻子使用。

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的鼻整形手术呢?

还有流传至今的西方法官戴假发的传统,你肯定想不到,这可能也与梅*有关系。

传说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他的表弟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染上了梅*,秀发一把把地脱落,但他们的贵族身份不允许自己以秃头形象示众,于是在这两位国王的推动下,戴假发成为了贵族间的时尚。

这个时尚自然而然地流传到司法界中,并保留至今。

还有历史上的很多名人,比如莫泊桑和他的同窗、尼采、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梵高……《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穷极了浪荡的一生,最终也是死于梅*。

虽然关于梅*有很多看似“有趣”的故事,连梅*的起源至今也是众说纷纭,但作为一个在我国流传最广、报告比例最多的性病,许多人对它还是知之甚少的。

人们一提到性病就遮遮掩掩,很大一个原因是大多数人眼中性病都与“脏”、“乱”、“难治愈”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但其实性病只不过是疾病中的一种,并不是只有性乱的人才会得,也有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中招”,不应该用有色眼镜去看待性病患者。

来源

晶报APP

记者:严珊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