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战疫快评防疫三字经,上口又入心 [复制链接]

1#

“防新冠,常态化;不松懈,靠大家;勤洗手,好习惯;戴口罩,挡飞沫;打喷嚏,遮口鼻;常消杀,灭病毒;多通风,空气好;少聚集,一米距;用公筷,防传染;有异常,早就医;多运动,精神爽;新生活,更健康。”

日前,深圳媒体上出现了这样一组个人防护防疫“三字经”,令人眼前一亮。

这是一种有意味的“创作”。

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背圆周率,有人根据谐音写了一首诗,我现在还记得开头:“山巅一寺一壶酒……”网上还流传一首关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顺口溜:“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将枯燥的知识,以易读好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样,这样的防护“三字经”将各种防护小知识融于其中,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有望使防护小知识在更多人那里入脑入心。

搜索了一下,网上还有别的防护“三字经”版本,如“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少外出;多喝水,吃水果;睡好觉,心平静;强身体,防疾病”;有的地方还推出了这样的“三字经”菜场版:“选菜场,通风好;不扎堆,要人少;买生肉,少触摸;咋付钱,扫一扫……”其特征都是好读好记,算是抗疫中的一种另类文学。

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正在大规模接种中。但是,接种了疫苗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加强个人防护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将防护科普知识准确、全面地传达给公众?比起生硬地、居高临下的宣讲,推出这种接地气的“三字经”,是一个更好的办法。

疫情防控常态化,那么,防疫“三字经”,让我们一起常念常坚持。

来源|晶报APP

记者:李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