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随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的深入推进,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各镇村纷纷行动起来,因地制宜,创造性的采取各种疫情防控措施,在这些村庄中,部分特色做法和创新方式备受各界好评。日前,晶报APP记者走进鹅埠镇田寮村,探寻该村的战疫故事。
年,鹅埠镇田寮村被确定为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建标准化建设首个示范点。年11月,作为“村企合作样板、农村城市化样板、乡村振兴样板”的一项惠民工程,位于该村的全区首个建材家居采购平台——智安居建材家居广场正式开业,成为了深汕合作区推动城市建设与村集体土地合作开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生动典范。“田寮模式”由此诞生。在这次全区疫情防控战中,田寮村又再次刷新了自己的“成绩单”,成为了深汕战疫中的村级典范。
未雨绸缪,封闭式管理前储备充足物资
走近田寮村,接地气的防疫宣传横幅随处可见,村内的公告栏和进村主通道的墙上贴了不少防疫知识海报,为了让村民们认识到此次疫情防控的严峻性,村里还专门把近期新冠肺炎感染的典型案例“上墙”,警示大家。
在实行封闭式管理前,田寮村村委会就储备了充足的应急物资,这些物资有斤大米、十多桶食用油、大量的鸡蛋、菜干等粮油食品,以及口罩、酒精、消*液等防疫用品,做好了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的准备。这一办法,也保障和满足了近段时间村庄封闭后,村民的基本生活、防护物资需求等。
如果要运送进来物品,田寮村也有了一套自己的办法——无接触交付。该村执勤人员提前电话嘱咐配送人员,将进村物资放置在村口卡点的五米之外,执勤人员对物资外包装进行消*后才能拿进村。
“24、三和60”背后
从大年初二起,田寮村就开始了封闭式管理,为了加固疫情防控防线,村委会牵头封锁了各个进村路口,并设置路障,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卡点,24小时执勤。村里同步发出封闭管理通知后,村民们纷纷主动报名参与。尤其是在区*工委、管委会号召全区组建*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和义工服务队“三支队伍”后,村里的三支队伍也第一时间行动起来,60多名队员以24小时四班倒的方式,轮流在卡点值守,并开展巡逻工作。
“我是自愿报名参加执勤的,我要为村里的防疫工作贡献一点力量。”青年突击队队员范建平说。
*员先锋队队长陈庆新说,作为一名*员,他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勇于站在防疫的第一线,发挥*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卡点执勤人员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对进村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排查、消*,劝导村内人员不要随便走动,并禁止外来人员私自闯入村庄。
村民们说,一开始有的村民对封闭出入口的做法不理解,但经过村委会长时间的宣传和执勤人员多番耐心解释后,大家都逐渐认识到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的重要性,也就都听从村里指挥和安排,自觉在家不出门、不添乱了。
加强防疫,加快升级智慧监控宣传系统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在田寮村疫情防控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村里的封闭工作做到位后,村里还借助互联网及智能管理手段,不断提升村内宣传和防控的细节。
疫情防控期间,村民们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