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群(中)在下村社区二排新村实地调研。
公明中孵科创小镇项目效果图。
下村社区二排新村环境整治效果图。
“城中村综合整治工作各部门要统筹协调好,强化责任,倒排工期,按照工期要求确保在12月15日前按时完工,让老百姓干干净净地过春节。”这是光明区副区长陈佩群昨天在检查公明街道城中村综合治理推进会上说的一番话。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深圳市*府九十六次常务会议及全市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府《深圳市“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年)》工作要求,光明区确定城中村治安治理、消防安全治理、用电安全治理、燃气安全治理、食品安全治理、弱电管线治理、环境卫生治理、市容秩序治理、交通秩序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十项工作任务,按照先易后难,分三年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以街道办为责任单位进行检查考核。经统计,光明区共有个城中村,年完成48个城中村综合治理,年完成48个城中村综合治理,年全面完成。
晶报记者张国防通讯员周莉/文、图
惠民工程造福了社区居民
据介绍,为消除光明区安全隐患、规范出租屋和人口管理、完善配套公共服务、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基础设施,该区按照深圳市工作部署,加强统筹规划,制定《光明新区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年)》,区城中村治理工作任务相较于市工作任务要求增加了推行物业管理、绿化品质治理两项任务,分两年完成城中村综合治理,其中年完成64个、年完成55个,较市任务提前半年完成。
为进一步提升光明新区城市环境品质,破解新区城中村存在的市容环境较差、架空管线凌乱、安全隐患突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较低等突出短板问题,通过三年整治破难题、补短板,对区个城中村分期分片开展综合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创新城中村管理新模式,打造城中村综合治理典范,完善配套公共服务,创新管理服务机制等,进一步增强新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昨天上午,陈佩群副区长一行来到公明街道下村社区二排新村,现场调研城中村综合治理情况。在现场,陈佩群听取有关部门汇报后指出,各职能部门一定要统筹安排时间,倒排工期,确保在12月15日前完成路面铺设工作,要让老百姓在干干净净的环境中过新年。各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心里要多想着百姓,做工程要以人为本,项目结束不留尾巴,工程干干净净交工,让老百姓享受到惠民工程带来的福祉,施工中不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惠民工程不是扰民工程。
在下村社区二排新村记者看到,随着“三线下地”工程的推进,城中村以往蜘蛛网一样网线密布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这不仅提升市容市貌,也是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举措。一名姓陈的居民告诉记者,以前城中村的电线密密麻麻,楼上扔下的塑料袋飘在半空中有碍市容,不但不美观,而且也有安全隐患。现在“三线下地”了,社区面貌大变样了。“没有整治前,社区垃圾随处可见,现在地上连个烟头都很难找到,社区不但美观了,连公园都修到了家门口,惠民工程造福了社区居民,我们老百姓打心眼里感谢光明区领导和区城管局。”这名陈姓居民感动地说。
城中村综合治理进展顺利
记者了解到,根据市城中村综合治理监管系统统计结果,截至10月19日,各区城中村综合治理总体完成进度为48%,光明区48个城中村总体完成进度为59%,高于各区平均进度9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四。
在十项考核任务进度排名中,消防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弱电管线、环境卫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等7项任务完成进度高于全市平均值;社区治安、生活污水治理等2项工作完成进度与全市平均完成进度基本持平,燃气安全治理工作完成进度为31%,低于全市35%的平均水平。
目前,光明区城中村综合治理各项治理任务正常推进中,但城中村综合治理涉及部门众多,各项工作协调难度大,现场施工情况复杂,存在问题较多,但各街道及各牵头部门均全力推进该项工作,主动地协调解决存在问题,通力合作,有序地开展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
确保如期完成城中村各项治理任务
在随后召开的推进会上,光明区城市管理局通报了全区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总体进展情况,公明街道汇报了辖区内16个城中村具体进展情况,各社区汇报了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部门针对相关问题做出了回应。
根据各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进展情况,陈佩群对下一步工作做了部署。她要求,一是加强统筹。重点做好区层面和街道层面的统筹工作,由街道统筹各地下管线建设施工时序,统一交给社区协调做好居民配合工作,每周一、周三召开一次例会,固化参会人员,重点协调解决问题;二是强化责任。各部门要各司其职,严格按照时序安排,将各项责任落实到部门、到时间节点、到天,同时,做好督办工作;三是加强协同。坚持区、街道、社区三位一体,各部门同向协力,按照“先地下再地上”的原则,切实加强项目施工管理,将施工不规范,不能如期交工的施工单位列入黑名单。区城市管理局要加强总督办,做好城中村综合治理协调督办工作,共同耕好责任田,切实为百姓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