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观看食安科普视频。
观澜二中学生们正在做肉肠中亚硝酸盐含量检测。
福苑学校学生们做“香精色素制作饮料”实验。
“街边卖的食品健康吗?”“果冻里面到底有什么?”“饮料里含有什么?”……街边小食、果冻、饮料都是孩子们喜爱的食物,面对这些诱惑十足的食物,该怎样让孩子们认识到其中的危害,从而主动拒绝呢?正值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月期间,龙华区食药安办推出了食品安全科普视频,深入浅出地解析了食品安全知识,29日,全区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佩戴龙华食安徽章统一观看了视频。
此外,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龙华局联合龙华区教育局及龙华区消费者委员会在全区包括观澜二中、福苑学校、爱义学校、民治小学等在内的10所学校内开展了趣味十足的食品安全实验课堂,学校可以自选课程内容,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检测。
晶报记者陈静通讯员王恒田碧霞/文
记者金羽泽/图
学生统一观看食安视频
回家后“给父母上堂课”
记者从龙华区食药安办获悉,他们针对中小学学生及幼儿园孩子们专门拍摄了卡通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及轻松幽默的卡通形象讲解了常见的食品安全谣言、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等知识。29日,龙华区全区77所中小学及余所幼儿园师生佩戴着龙华区食品安全徽章统一观看了这一食品安全科普短片。
“葡萄上的白霜是农药吗?”“大红西瓜都是注射过药物的?”相信看过食安视频之后,龙华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师生们对这些问题会有更科学的认知。按照龙华区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月的计划,学生们在看完食品安全视频后将回家“给父母上一堂课”,把他们从视频中学到的知识回家讲给父母听,并且以家庭为单位录制一条视频,这些视频会由教育局统一进行评选。
爱义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仪式感对孩子来说比较重要,统一佩戴徽章观看食品安全科普视频能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