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生活美学图书楠溪纪事庄严的生活亮
TUhjnbcbe - 2023/11/1 21:42:00
北京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http://www.wisdomtouch.com/
未来网鹏城7月22日电(岳鸿雁王文博记者白国宁)7月22日,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推出的两本生活美学图书《庄严的生活》《楠溪纪事》在深圳书博会惊艳亮相。前者由王鲁湘和叶放主编、后者由李玉祥和陈淑莲创作,由中国最美的书设计者韩湛宁、瀚清堂赵清精心设计,为深圳读者带来惊喜。如何把握一座房子的灵*?作为“乡土中国”的守望者,李玉祥在《楠溪纪事》中以楠溪江为案例分析古建筑之美。李玉祥老师表示,想要拍出建筑的“灵*”需要多看多做,有量才会有质的提升。“拍摄建筑,我们首先被外在的美打动,进入之后开始“放弃”拍摄者身份。掌握技术后,自己开始阅读大量建筑之外的书。做大众的东西,要抛开摄影师的个人化,把自己的作品传播出去。”他告诉在场的读者需要专注,专心地做一件事。先人把智慧融入到建筑里,我们就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去发掘建筑的美,可以加入自己的感悟,把真实的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房子是有灵*,是活的,具有文化性和艺术性。深圳从渔村到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很快退出我们的视野。身处有着农耕文化渊源的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怀念乡村气息,回味乡土美丽。“现代大众追求快餐文化,但我们追求精品,我们做艺术品的书。”谢湘南表示从印刷装帧和内容上看《楠溪纪事》这本书,封面的装帧设计低调,呈现了文本本质的美感。而李玉祥所拍摄的乡村形象,老房子、街巷那些残垣断壁正是自己童年深刻的记忆。乡村凋零,曾经的美丽不在,现在建筑追求舒适度而缺乏美感,传统文化正在消失。有艺术家或者建筑师对乡村进行改造,让乡村适宜居住,并且迎合乡村的美,形成现代乡村的样式。也有人将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进行对接,比如陈悦诚,陈悦城是“雅生活”的典范。在处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房屋与人的关系,如何对待生活方面,陈悦城做了很多探索与实践。所以说《庄严的生活》其实是本行动者之书。作为分享会的嘉宾吴忠平老师,向读者展示了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和城市的建筑影像。摄影需要匠心精神,如何用镜头把握一个人的灵*?吴老师说主要人看的多了,琢磨的多。吴忠平是距离镜头非常近的人,他对镜头的追求中,要求被拍摄者自由,他用镜头思考,观察,认识人的本质。把古代传统文化之美、器物之美转化成当代的日常生活审美,这是当代人需要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如何把我们传统的对器物的注重,把物质生活变成日常的生活美学,这是很多艺术家也在以自身的艺术创作探索与尝试展现或解决的问题。《庄严的生活——物质生活与美学理想》分为三辑,分别为风·园艺与茶道、雅·花语与香事、颂·琴心与乐活,分为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生人的美学思考与感悟。通过“大家”对话,尝试以美学的态度呈现对当下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年7—8月,深圳市盐田区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天工当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晶报社联合承办了物质生活与美学理想的“大家”对话。活动邀请了众多名家分享其美学观点,尝试以美学的态度呈现对当下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包括王鲁湘、叶放、刘大任、周渝、邵译农、谭宝硕、杨典等跨越不同年代的作者。《庄严的生活——物质生活与理想美学》是这场对话的精选文集,最终所选的21位艺术家、生活家、学者、文人、媒体人,分别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通过梳理他们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活美学图书楠溪纪事庄严的生活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