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众家乐将变民生家乐 陕西本土超市或谢幕联商
海航商业控股公司携西安民生、宝商集团完成对 晶众家乐 的并购重组
陕西本土超市或 最后谢幕
昨日临近中午,张女士如同往常一样走进位于西安市友谊西路的晶众家乐超市。不过,她并不知道该超市很快就会 改头换面 。据悉,陕西18家 晶众家乐 的门头很快将被 民生家乐 所取代。而陕西本土超市或将就此落下最后 帷幕 。
陕西本土超市为何如此,陕西超市的竞争格局又将是怎样的?
继 爱家 海星 后 晶众家乐 现又易帜
就在上周末,西安纺织城地区的不少居民惊奇地发现,原先经常光顾的 晶众家乐 超市已经变成 民生家乐 。实际上,早在去年2月,海航商业控股公司(下称海航商控)携西安民生、宝商集团共同收购了陕西晶众投资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对于 晶众家乐 的并购重组。而今,海航商控已经开始对自己旗下超市资产进行整合,而将 晶众家乐 变成 民生家乐 无疑是第一步。
据了解,在上周末纺织城的 晶众家乐 已经改换了门头,而位于西安东关和友谊路的 晶众家乐 也将随后更换门头,最终分布于陕西的18家门店将全部完成更换。
就在今年4月,华润万家对 爱家 超市进行全面整合,门头全部更换成 华润万家 ,早在去年5月26日, 爱家 被华润万家正式收购。
今年5月初,购宝西安公司向社会公告,收购海星超市后的首批14家超市(便利岛)5月8日试营业,9日正式营业,当时购宝西安商业公司总经理助理杜磊表示,海星超市重新开业后,门头将统一更换为 购宝超市 。
而晶众家乐的这次 改头换面 ,或许已经是陕西本土大型超市的最后谢幕了。至此,西安零售业内大型超市主要有人人乐、华润万家、沃尔玛等品牌,这些大型品牌超市都是来自外埠或外资。
年收入7亿元为什么要卖掉
实际上,陕西本土超市也曾有过相当的辉煌。据悉,在陕西超市发展高峰期的2006年到2007年,海星超市在陕西发展点130多家, 爱家 也有11家店,而晶众家乐则有18家门店。
本土超市在出售之前,一些经营情况还不错。 业内人士俞女士说, 爱家 超市被收购前,其年销售额超过14亿元,并连续三年入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而 晶众家乐 当时每年也有7个亿的收入。
那为什么要卖掉?俞女士解释说, 本土超市经营到一定程度,势必会走到兼并重组的地步,毕竟当企业做大之后,有关管理的任务会变得相当繁重,这使得最初的经营者往往感觉难以驾驭。而且,与外资或外埠大型超市全球或全国采购不同,本土超市地方采购成本大,缺乏竞争力,利润越来越小。高价转让是个明智的选择,也是个无奈的选择。
同时,本土超市企业往往并不以零售业为主业,大多施行多元化的竞争战略。如 爱家 的前投资方――秦骊置业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公司;海星超市的老东家――海星集团目前也致力于房地产开发。这些企业看重的是零售业丰沛的现金流。一旦房地产主业资金链吃紧,转让零售业资产便成为不二选择。
本土超市 谢幕 外资在陕 跑马圈地 仍酣
民生家乐 下一步将整合宝鸡的家美佳超市,未来的发展还是要走出陕西的。 相关人士透露,在陕西本土超市几乎 全*覆没 之后,带有陕西 血统 的 民生家乐 更加愿意以本土的面目出现。
而就目前陕西超市竞争格局来看,整合已经成为大趋势,整合阶段除不停 圈地 外,收购成熟商圈里已有门店也是一个重要步骤,这种并购和整合可能将持续到2010年,而西安作为陕西零售业的代表,整合持续的时间可能还要更长。
实际上,并购无疑是超市零售业最快速的扩张手段。在拿下西安爱家11家购物广场后,华润万家在陕西区域门店增至22家;而海航商控之所以并购 晶众家乐 ,无疑看重的是晶众家乐在陕西各地市的商业络资源。西安市商贸局商品流通处副处长高宏就表示,对于未来的市场竞争,并购仍然可能是主要的竞争方式,不过到时的并购之争很有可能在外埠或外资超市当中展开。
陕西本土超市或只能 退守 社区
西安虽没有大型的本土超市,本土的便利店、标超还有很多。据初步统计,目前西安有三棵树、陕西*人服务社超市等近20家经营超市的企业,共有点200多家,有的超市点多达60多家,大多数超市点在20家左右,大部分集中在社区以及郊县等。
西安纳尔森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经理张青山认为:有近20家店的三棵树超市,以及陕西*人服务社超市等便利店,年营业额分别在数亿元,这在西安超市业态门店份额中的地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像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一样,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巨头把持一线城市的超市业态份额,这是大趋向;但同时,小型超市及便利店亦反过来蚕食着大卖场们的份额,其作为业态发展的补充力量,也是一个发展趋向。 张青山对展望了未来西安超市业态发展格局。
西安交通大学郝渊晓教授也认为,对于陕西目前的超市零售企业而言,整体实力已经无法和外埠、外资的大型品牌超市同日而语,因此社区化或许是不错的发展方向, 而只要找准定位,本土中小超市仍然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华商报 韩博强 实习 李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