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平山,原名鸣谦,字城斋,号聘三。年9月28日出生于广东省高明县明城新坊一个裁缝家庭,1905年考入广州两广优级师范学习,在学习期间,加入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学习。1920年7月毕业后,回到广州,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并与陈公博、谭植棠在广州创办《广东群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
年,谭平山与陈独秀等联络,在广东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广州共产党支部建立时,谭平山成为首任书记。年党的“一大”召开时,他因事未能出席而让陈公博做代表赴沪。年“五一”节,他发动广州10万工人群众举行大游行,举着红旗走在队伍最前面。当时,中共党内有“南谭(平山)、北李(大钊)、中陈(独秀)”之说。
年,国民党进行改组,谭平山因有同盟会员资格、是广东名流并有共产党推荐等多重优势,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并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央组织部长。年夏,他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并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团的实际主席。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受到了错误的党纪处分。
周恩来曾回忆说:“谭平山被开除党籍的原因,是张国焘反对南昌起义,谭平山对一位师长说,张国焘若反对起义就把他杀掉。后来有人把这事告诉了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代表就决定把谭平山开除了。”
在党外,他仍坚持革命立场,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后恢复党籍。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他“为党为国奋斗终生”。年4月2日,谭平山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
记者:李跃
编辑:李慧玲郑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