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市运会破纪录队员与教练合影。
深圳市宝安区下十围小学田径项目的发展史,带着“深圳速度”的狂野与竞技的激情。短短两年时间扭转局势,从街道体育比赛中的中下等水平,到两度成为市比赛冠军。不仅改变了学校自身的体育定位,也影响了宝安区、深圳市的体育比赛格局,成为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发展的范本。
晶报记者张颖/文学校供图
学校、年连续在深圳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获得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尤其年获得20个比赛项目中的10项冠军、打破两项市运会纪录,以压倒性分数取胜;在本月27日举行的年第三学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该田径队又夺得了18个项目中的15块金牌、10块银牌,并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众人从惊呼“黑马”到赞叹“实至名归”,学校也获评宝安区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体育科组获评宝安区示范科组。
扭转战局:“黑马”的背后是持久的努力
“从来没有‘黑马’这回事,所谓的‘黑马’,只是你没有看到他们背后的努力。”许多人称下十围小学为“黑马”,但体育组教练李茂鹏却有不同的感慨。
每天早上7点、下午4点半,下十围学校的操场上便响起了同学们的加油声,伴随着教练的“喊话”,形成一首昂扬的交响乐。这支由三到六年级学生组成的田径队早已把训练当成日常,他们在周六日和寒暑假还会跟随教练去爬山和越野跑,平均每个月组织一场比赛。
李茂鹏表示:“带队是我们生活的常态。”从年确定以“田径”为突破点后,每个教练除了周一到周六的带队训练外,暑假也有一个月在义务培训学生;对每个年级也要实行梯度训练,大范围培训。在课程开发中,他们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热能:学校党支部副书记薛永剑克服病痛坚持带队;教练曾伟炎设计出了游戏教学法深受欢迎;教练黄方军设计青蛙跳游戏助弹跳;教练李茂鹏的“巧办法、土办法、笨办法”三管齐下;教练何桂平积极打造羽毛球品牌……
两全其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在跟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田径队的学生跟随老师训练、比赛,不仅是体能的锻炼,更是心智的磨练。“他们很能吃苦,再累也要坚持!”薛永剑指出,学生参加体育训练后,明显地更加有毅力和韧性,也更遵守纪律。原来,教练们在训练中尤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正符合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
下十围小学校长朱佰健表示,学校体育工作的教育理念是“快乐体育,阳光体育。健康第一,面向全体”,发展体育特色注重两个“全”: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学校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各个训练队,除了田径队,还有啦啦操队、羽毛球队;学校的“四点半课程”、“阳光体育”更是惠及每一个学生。学校已落实了每人每天锻炼一小时,每人至少有一项体育爱好或掌握一至二项运动技能和95%以上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
辐射带动:让体育精神形成校园文化力量
目前,下十围小学《小学田径社团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课题已在宝安区立项,田径、羽毛球已申报深圳市高水平运动项目。
“学校的体育精神渗透到了每个科组、每个群体,品牌的力量感染着其他学生奋勇向前,也辐射带动了其他学科:学校的艺术、音乐等学科捷报频传,多次获得区比赛一等奖佳绩。”校长朱佰健曾将桥头小学的毽球项目打造成广东毽球特色学校,培养出多名世界毽球冠军,他表示未来也将积极发展本校体育特色。
下十围小学的体育精神也影响了整个宝安区,促使各个学校形成了你追我赶、共同促进的良性发展态势。接下来,学校计划筹建足球场和地下篮球场,逐步实现体育项目的“全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