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00多个家发中心遍布深圳社区在最
TUhjnbcbe - 2024/12/22 17:03:00
中科医院专家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为更好地助力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市计生协决定从年起,用三年时间推动原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转型为社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家发中心”),在全市“最后一公里”打造聚焦家庭发展和家庭健康的卫健新阵地。截至年底,在各区(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在全市各级各类计生协的积极协调下,建成“家发中心”个,让基层健康治理有了新的“落脚点”和“根据地”。

深圳首个国家级“家发中心”去年7月落地园岭

年7月,借助全市“7·11世界人口日”活动契机,深圳市举办首个中国计生协(园岭)家庭健康服务中心(暨园岭街道家发中心)试点阵地揭牌仪式,中国计生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洪苹在北京连线祝贺,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昂出席活动,全市50多个重点家发中心阵地在线观看直播学习。据了解,园岭家发中心根据市计生协出台的《深圳市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转型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工作方案》要求,参照《家庭发展服务中心视觉识别系统》和《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基本建设标准》建设。中心内包含幼儿天地、青春加油站、心理健康咨询室等功能区域。

▲深圳市福田区中国计生协(园岭)家庭健康服务中心(暨园岭街道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的幼儿天地内,几名儿童正在家长陪同下接受早期教育。

据介绍,截至年底,在各区(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在全市各级各类计生协的积极协调下,建成家发中心个。我市家发中心形式多样,既有以园岭街道为代表的新建家发中心模式,也有以平湖街道为代表的改造生育文化中心模式;既有以富士康集团、西乡同仁为代表的企业家发中心模式,也有以益田、坪山、海山、桂园为代表的融入党群服务中心的模式。此外,还有融入街道公共服务综合体、社区文化站、社康中心等模式。

创新模式助力为民办实事

在“家发中心”功能的实现上,深圳充分发挥了创新科技城市的优势,在管理与运营模式上探索了多种创新形式。

以福田区园岭街道为例,年该街道在广东率先建成国家级家庭健康服务中心(园岭街道家发中心),按照“家庭所需、居民所急、自己所能”的原则,建立了涵盖预警评估、个案咨询、智能自助、健康管理、危机干预、宣传教育等六大服务的双向“菜单库”,以社区居民线上线下“自主点菜”、家庭发展服务中心“下单配菜”的形式,让医学专家、营养师、专业心理治疗师等,能够“面对面”地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菜单式”服务,让市民履行“健康第一责任人”职责时更有选择权。

福田区益田社区家发中心则全面实现了“智慧化”,该中心配备网络血压计/血糖仪、京东健康初筛机器人、智能步道等网络智能设备。健康初筛机器人2分钟即可帮助居民快速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筛查报告自动上传手机,AI医师提供报告进行深度解读,并提供饮食运动改善方案。

“家发中心”提升基层健康治理凝聚力

福田区园岭街道家发中心建成以来,充分吸纳辖区优质医疗健康服务资源,利用社区网格、社区义工服务平台等,重点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和中老年健康教育服务,兼顾中青年生殖健康教育服务。截至年12月,共举办各类健康活动77场,活动形式包括亲子活动、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等。龙华区民治街道龙悦居家发中心,引入“掌心里的宝贝”活动,围绕“听懂宝宝哭声”“正确的哺乳姿势”“通过肌肤接触让亲子关系更密切”等课题,为辖区多户家庭支招,打造了广受喜爱的王牌活动。

深圳市在居民“家门口”推进家发中心建设,用有趣、有料、有温度的惠民活动提高新阵地的吸引力,通过链接辖区卫生健康资源、探索亲子公益项目、引入社会公益资金等形式提高新阵地的凝聚力,务实地探索基层健康治理新模式,期待逐步在社区家庭健康和家庭发展领域,实现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建共治共享”。

年11月底,中国计生协办公室、组宣部、家服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联合来深圳调研,其间参观了园岭、富士康、坪山街道等家发中心阵地,盛赞我市阵地建设的新举措,对深圳基层实现资源整合、打造健康服务与管理的新模式大加赞赏。广州市计生协秘书长李益平也曾在来深调研时称,深圳之行使他深刻体会到“深圳市计生协真正做到了领导重视、保障到位,健康服务、精准有效,品牌打造、落地生根”。

晶报记者罗丹/文、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多个家发中心遍布深圳社区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