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圳上幼儿园、上小学,一直到中学……深圳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邱帆总喜欢强调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30年前,邱帆从深圳来到英国,与同样来自深圳的老乡一起读书、经商。年,他们正式成立“英国深圳商会”,邱帆成为商会会长。庚子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邱帆也和许多身在海外的华人一样,忽然之间已置身其中。
△邱帆参加胡润伦敦春晚
为深圳防疫设法纾困
春节期间,身在英国的邱帆以及其他商会成员都在奔忙,为采购防疫物资费尽心思。可一开始,他们在欧洲没能找到充足货源,于是马上扩大搜索范围,在全球各地寻找线索,通过联系各种渠道,最终在韩国找到一条较为稳定可靠的口罩货源。“采购的时候,口罩贵一些,但我们必须保证口罩的质量,我们要为使用到它们的人负责。”邱帆说。
在邱帆的呼吁下,英国华侨企业及爱国人士纷纷加入,商会也为国内疫情防控募集了大量物资。截至目前,商会已订购了价值34万元的物资,陆续发医院。当了解到家乡深圳存在局部性的防疫物资短缺,邱帆又组织英国深圳商会成员为深圳筹集防疫物资。
3月初,邱帆所在的英国深圳商会和兄弟商会为深圳捐赠了个医用口罩和套防护服,邱帆还以商会名义给深圳市委统战部(市侨办)捐赠了个KN95口罩。在英国、深圳两地团队的密切配合、相互接力下,这些防疫物资都能及时安全地送达深圳防疫一线。
△深圳市红十字会收到英国深圳商会及兄弟商会的医疗物资。
给留学生做好心理干预
“祖国有事,我们一定义不容辞地援助。如果是我们这边有事,也会尽量不给祖国添麻烦,会积极进行自救。”在疫情向英国等地扩散之前,邱帆就已经提前为自己以及商会成员准备好了足量的口罩,“我这个年纪,经历过SARS,知道口罩是必须的。”邱帆说。但当疫情在英国扩散,东西方在“口罩”问题上仍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这让邱帆有些揪心。他向英国的两家医疗机构提供了口罩和物资,但英国仍有许多人不愿意戴口罩,于是,他放出链接,让那些有需要的英国人,可以以成本价购买。偶尔看到那些需要口罩的人,邱帆也会忍不住施以援手:“我看到我邻居出去的时候没有戴口罩,仅仅用衣服遮挡自己的脸。可他本身就属于高危人群,有基础病,我就赶紧拿了20个口罩给他。”
英国封城后,许多留学生们无法回国,在全封闭的自我隔离环境下,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让国内的家长们十分担心。邱帆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便发动英国深圳商会成员将50多个来自深圳、广州等地的留学生集合起来,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