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粤港澳大湾区地图,一条条横纵交错的游径串联起一段段湾区共同记忆。日前,广东发布了第二批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包含西学东渐文化遗产游径、近代商埠开放文化遗产游径和非物质(粤剧)文化遗产游径三大主题共16条实体游径。其中,深圳观澜古墟商埠游径是深圳唯一上榜的游径。
文化遗产游径是指价值突出、保存较好、资源丰富,能有效串联历史文化遗产的游憩通道,包括沿袭历史线路的陆路和水路以及沿线重要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景观。展示文化交融性、岭南文化特质和共同文脉。
▲深圳观澜古墟商埠游径路线:观澜古墟碉楼群——南门街——公益酒家
深圳观澜古墟商埠游径属于近代商埠开放文化遗产游径主题。它依托观澜大街、沿河路、桂花路等串联起观澜古墟碉楼群、公益酒家南门街以及古墟临街骑楼。目前,观澜古墟正在进行封闭式保护性开放工程,等待重生。
古墟位于龙华区六大重点片区之一的观澜文化小镇,与东门老街、沙井清平墟沙头角老街并称为深圳历史上“四大名墟”,是目前深圳地区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清末民初墟市和骑楼街区,有着多年历史,被称为“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
▲观澜古墟。
观澜古墟位于观澜河的东侧,是清朝中期形成的一个业态分明、有着布料专业市场的墟市,至今仍保留着完好的墟市遗迹。现在观澜古寺所在的位置是昔日的渡头区,由古寺、西门街、龙岗顶街构成。古墟水连观澜河,河运兴盛,周边商贩沿着观澜河乘船到此收购土布,买卖洋布每逢墟日,熙熙攘攘。如今由于陆路运输的发展,过去的繁华地带已成为宁静的墟中巷道。
▲龙华区观澜古墟保护性开发项目正在进行中。
如今的古墟,将再次起航。龙华区观澜古墟保护性开发项目已完成整体进度的73%,其中新东街沿线房屋已基本完工,卖布街沿线已通过落架大修方式完成主体结构,正在开展屋面盖瓦作业,观澜大街沿线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公益酒家、西门街28号碉楼、南门街18号碉楼等已基本完成修缮。修缮后的临街店铺房屋结构、外部装饰沿袭了民国以前的风格,山花、灰塑、彩绘等元素,重焕色彩,古墟再现繁华指日可待。
来源|晶报APP
记者:罗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