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儿童卡喉事件多发,有好几起类似事件情况都十分危急,最终多亏“海姆立克急救法”,挽救了卡喉儿童的生命。可见,“海姆立克急救法”真的是一项非常实用,非常有必要掌握的生活技能。
■小女孩突发异物卡喉“孩子王”员工用这一招助其脱险
2月1日晚上7点11分,常熟万达广场。宝爸一家抱着女儿正逛商场,突然发现孩子呼吸困难,可能是被什么东西噎住了。宝妈不停地拍打后背,想将东西拍打出来,可惜无济于事,孩子吐出了一些糊状东西后就停止呕吐,脸色越来越差。束手无策的宝妈,向围观者发出求助帮忙打。
几乎在同一时间,“孩子王”常熟万达店员工孙敏和徐英途径超市门口,听到有人呼救,两人第一时间上前查看。根据女孩状态,孙敏判断出是异物卡喉,如果不及时施救,女孩将会因窒息导致死亡。
她立即对女孩进行“海姆立克急救”,大约30多秒后,孩子继续呕吐,吐出了玉米颗粒、面条等东西,孙敏一直推拍急救,直到孩子脸色恢复。孩子得救了,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万幸!小女孩被糖卡住,路遇援鄂护士出手相救
2月21日,成都中医附院援鄂护士肖丽逛街途中遇到一位小女孩被糖卡住了,当时情况紧急,孩子面色发绀,不停地用手在嘴里扣,表明护士身份后,肖丽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小女孩把糖果顺利吐出......
■幼童糖果卡喉呼吸微弱医生海姆立克法接力救回
2月17日下午6时许,安顺娄湖,一名1岁9个月大的男童被一颗糖果卡住喉咙。危急时刻,安顺三〇二医院急诊科医生刘准连忙赶往了事发地。
刘准介绍,他们赶到现场时,被糖果卡住喉咙的孩子已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脸色发青,嘴唇发紫。他一方医院,一方面采用海姆立克法为孩子进行急救。
患儿送至ICU后值班医生陈恋发现,孩子嘴唇发绀完全没了意识,且呼吸已经非常微弱,情况十分危急。她迅速作出判断,继续采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同时,ICU迅速联系麻醉科、耳鼻喉科等进行急会诊,多学科联合奋力抢救。此时,开始有黏性物从孩子的嘴里吐出,患儿在ICU的整个抢救过程持续不到十分钟,孩子恢复了正常。
“真的是生死一线间。”ICU医生陈恋说,在这起急救案例中,医生的准确判断和正确抢救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急诊医生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时,同时,医院后,多学科联合对孩子进行联合抢救,每一步的判断都很精准、快速,最终,成功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湘潭一幼儿异物卡喉窒息!电梯内,医生用这种方法救了她!
1月19日10时左右,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谭熠正准备搭乘电梯,去参加院内大会诊。当电梯停在1楼的时候,他看见一位神色慌张的中年妇女穿着单薄的毛衣,怀里抱着一个约两岁大的幼儿,孩子面色苍白、嘴唇发乌、全身疲软无力。
通过简短的询问,他了解到,孩子在吃面条的时候摔了一跤,接着就喘不上气,也说不出话,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他,这是典型的异物卡喉所导致的窒息症状。
命悬一线,刻不容缓,他立马用手扶住幼儿头部,使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的姿势,一只手托住幼儿的前胸和颈部,另一只手拍打幼儿的背部正中,十几秒后,幼儿发出了渐渐清晰的哭声,听到孩子通畅的呼吸声,谭熠这才舒了口气。谭医生采用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据谭医生介绍,我国每年因为气管内吸入异物导致窒息死亡的儿童病例不在少数。他希望,市民朋友们一定要增强急救意识,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学习有关海姆立克、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更要勇于将理论付诸实践。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叫腹部冲击法,是一名叫海姆立克的医生发明的、一种专门抢救急性呼吸道被异物阻塞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的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有效的抢救方法之一。自从被海姆立克博士发明以来,已经拯救了逾10万人的生命。
其原理主要是冲击患者的上腹部,令腹部的膈肌迅速上抬,胸腔的压力突然增加,从而给气道一股向外的冲击力,可以促使梗塞到气道的异物排出。
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可以站立的情况下,操作者一般站在患者的后面,双手从腰部环抱,令双手握拳,然后再用大鱼际向患者上腹部给予向内、向上的冲击力,则可以完成。
但是如果患者是昏迷的,必须令患者平卧,再给予上腹部向内、向上的冲击力。如果是孕妇或者肥胖的人群,腹部不能按压的情况下,也可以按压病人的胸骨下半部分,也能够使胸腔的压力突然增加,达到以上的效果。”
●婴幼儿
1、五次拍背法:婴儿面朝下趴在操作者的臂弯或大腿上,另一手掌拍打后背,最多5次,然后,翻转婴儿检查口腔,清理口腔内异物,不可触及喉咙(以免将异物推入深处),如果无效则进行下一步。
2、五次压胸法:婴儿头低位,仰卧于操作者的大腿上,两食指抵住两侧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横指处,进行胸部按压,最多5次,再检查口腔,确认异物是否被推出。
3、重复前两个方法:如果异物还是没有出来,重复进行拍背法—压胸法循环,同时拨打急救电话,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成年人:
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专家建议:3岁以下小孩不吃完整坚果
坚果是节日期间常备零食,小朋友该不该吃坚果?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日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建议,3岁以下孩子不吃完整的坚果。如果一定要给孩子吃,请打碎再进行喂食。同时,“食不言寝不语”,不要在喂食时逗弄孩子,或者在孩子跑跳过程中追着喂,以防发生食物误吸导致窒息。如果不幸发生意外,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来源
晶报APP综合人民日报新浪微博、壹点网、天眼新闻、澎湃新闻等
统筹:陈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