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20点,于晶报创刊17周年之际,晶报将携手深圳交响乐团在深圳音乐厅为鹏城市民带来“朋友在一起——深圳交响乐团-音乐季闭幕音乐会暨晶报创刊17周年交响音乐会”。本次演出由音乐总监林大叶指挥,著名大提琴家秦立巍、男中音刘嵩虎、女高音郭橙橙、假声男高音李梅里以及深圳交响乐团合唱团、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深圳交响乐团童声合唱团,带来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作品33以及人声巨制《布兰诗歌》。
▲深圳交响乐团合唱团
▲深圳交响乐团童声合唱团
上半场:秦立巍上演炫技之作
上半场首先带来的是大提琴家秦立巍演奏的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作品33。秦立巍出生在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13岁时随父母移居澳大利亚。之后他获得英国曼彻斯特的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奖学金,入读该校并师从著名大提琴家拉夫·柯西勃姆,又在伦敦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跟随著名音乐教育家竹野大卫学习。年受邀加入“BBC新一代计划”;年获得“年度澳大利亚青年奖”。年受邀在北京奥运会及年伦敦奥运会以及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表演。
▲世界级艺术家秦立巍
作为一名杰出的世界级艺术家,秦立巍以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身份与许多国际知名乐团及指挥家均有过成功合作。在获得第十一届柴科夫斯基大赛的银奖后,秦立巍于年在纽约赢得著名的瑙姆堡国际大提琴比赛的金奖。“一个时尚且敏感的表演者,对音乐投以无与伦比的专注”这是《留声机》杂志对秦立巍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的“埃尔加/布里顿/沃尔顿协奏曲”专辑的描述。
《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作品33是一首充分展示大提琴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经典之作,作于年,由一个主题与它的七次变奏及尾声组成。乐曲既具有洛可可温雅、纤秀的特点和轻快、华丽的风格,又涂抹上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融入了俄罗斯的民族元素。《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不但技巧炫目,而且形象生动。如:第四变奏的音乐形象再现了洛可可时期的典雅的舞姿。第七变奏的音乐则让人不禁联想到奔放的民间舞蹈。
《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现存三个版本,其段落排列顺序各有不同。而广为流传的是由著名大提琴家弗特岑加根编订的范本,柴可夫斯基的这部作品正是题献给他的。
在世界大提琴音乐文库中,《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无不将这部近似协奏曲的经典作为保留曲目。直到今天,这首变奏曲仍常常在各国音乐舞台上奏响,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柴可夫斯基也因此而赢得了不同肤色听众的景仰和敬重。
下半场:百人人声阵容唱响巨制
下半场上演的则是重量级作品卡尔·奥尔夫的《布兰诗歌》。《布兰诗歌》是一部大型合唱及管弦乐作品。其开场及终曲《哦,命运》震撼人心,广为人知。年英国广播公司和其他机构所做调查发现,《哦,命运》是英国近75年来最为普通百姓认知的古典乐曲。该曲在电视、电影及广告配乐中也经常出现。
作为人声巨制,本次作品由男中音刘嵩虎、女高音郭橙橙、假声男高音李梅里,以及深圳交响乐团合唱团、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深圳交响乐团童声合唱团带来强大的百人人声阵容。
男中音刘嵩虎是旅欧国际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博士、国家大剧院首位驻院歌唱家,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特聘教授,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在职副教授,年至年任德国纽伦堡国家歌剧院驻院独唱演员及德国纽伦堡国立音乐学院客座讲师。
女高音郭橙橙是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罗杰和包法利夫人,同时长期得到莱斯大师的悉心指导。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化部“优秀青年演员奖”和“青年拔尖人才”称号获得者。
假声男高音李梅里是旅欧歌剧演员,中国唯一活跃在国际舞台的假声男高音歌唱家。Opera等国际权威乐评杂志评价其具有“极为吸引人的声音”,演唱“温暖、穿透力极强”,“毫不动摇、纯净”。
《布兰诗歌》原本是中世纪的文学作品,创作时间由11世纪至13世纪不等,包含多首诗歌和戏剧(多为情歌、祝酒歌以及宗教歌剧,部分配有旋律)。年,JohannChristophvonAretin在Benediktbeuern修道院发现了《布兰诗歌》。后来其手稿被转移至慕尼黑,存放于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内。
卡尔·奥尔夫年发现了《布兰诗歌》,-年期间对其中的24首谱了曲。一部全新的作品由此诞生了。年6月8日,作品在法兰克福歌剧院首演。全曲分“春天”“酒”“爱”三个主题。序诗壮美凝重,作曲家似乎想借助吟唱与谛听建立起一座想象的神庙。
正歌第一部分“春天”,轻快、明亮中蕴涵悠远,男女声部交替呈现宛如时序中的昼夜变化。第二部分“酒”一片世俗景象,音乐运用优伶式的假声与转调,似在描绘一假面聚会时人们醉生梦死的世态,但欢腾的场面里似有幽灵掠过时带来的一丝阴冷。第三部分“爱”中有对爱的渴望的宣泄和对爱的忧伤的赞美,对情欲的质朴的歌唱感人至深。女声的吟唱“Intruitina”(Inthebalance)华美凄艳,为音乐会常演不衰的保留曲目。
作曲家在继承古典作曲法基础上加入了新颖的旋律,在“表现主义”影响下运用了新原始主义的元素,节奏方面则加重打击乐成分……可以说,《布兰诗歌》将中世纪的游吟与现代歌咏结合得相当完美。
晶报记者刘刚
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