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气温明显升高,炎暑即将来临,雷雨也会增多。此时人们往往会心神不安,因此夏季正是养心养身的时节。但夏天究竟如何养生才好?夏季养生又有哪些常见误区?一起来看看~
●误区一:夏天不用“补”
夏季炎热气温高,很多人便误认为人体中的阳气也盛,不用外补。殊不知夏天出汗,气随液脱,阳气外浮,很容易导致内虚。所以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即人们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气温炎热还要吃温性的姜等以补充阳气。
●误区二:晨练要起早
夏天是晨练的好时节,中医养生中也讲究“冬藏夏放”。然而,清晨虽然凉爽,却并非越早越好。在夏季的早晨6点之前,污染物不易扩散,一夜中沉积在空气中的杂质、细菌都在空中漂浮,在日出后才会好一些。因此,夏季晨练最好选在日出之后,时间也不宜过长,半小时为最佳。
●误区三:绿豆汤可以当水喝
为了防暑降温,夏天很多人喜欢喝绿豆汤。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把绿豆汤当水喝。从中医的角度看,属寒凉体质的人(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就不能过多饮用,如要食用绿豆,可以选择熬绿豆粥这种稍温和的吃法。
●误区四:清火要多吃苦的食物
苦味食物中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舒张血管的作用,不少人觉得只要上火了,就可以多吃苦味食物来下火。实际上,苦瓜、野菜等苦味食物多适合泻肝胆、胃肠之火,而不能很好地泄心火,吃太多或太苦还会产生胃部不适、上吐下泻等副作用。如果有喉咙疼痛、口臭、眼睛发红等症状,可以适当吃点“苦”;而对于口舌生疮等心火症状则不适用。
夏天养生,小心上述“雷区”!
来源|晶报APP综合健康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