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西昆~6:无题诗:李商隐最高成就——模仿秀一败涂地文|陈曦骏曾在《晚唐五代诗史》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代表李商隐最高成就的无题诗,当然这里的无题诗有狭义的,还有一些包括《碧城》之类广义的无题诗。西昆诸公也曾经模仿义山情诗,用大量的浪漫主义的典故,和优美至极的词句来写爱情,其中无题诗就有三次唱和。西昆诸公第一次唱和杨亿、钱惟演、刘筠三人参与,各赋三首无题,除了刘筠的最后一首,其余都是代表李商隐无题最高成就的体裁七律。第二次唱和是杨亿和钱惟演各一首,第三次是杨亿和刘筠各两首以上都是七律,三次唱和一共15首刚好等于李商隐一个人所作狭义的无题诗。这是西昆体三位最重要的诗人向李商隐致敬的明证了。那么这些致敬作品质量如何呢?可以但肯定的是形似,体裁上几乎都是七律,致敬《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飒飒东风细雨来》《凤尾香罗暗几重》《来是空言去绝踪》《重帏深下莫愁堂》等作品。在写境时,无论是男主人公还是女子视角,营造的都是在富丽堂皇的环境下一幅寂寞苦恋的冷色调画面,即便有“春”也是“阴”,即便有“笑”也是“迟”,即便有“情”也是“昔”。在意象和用事典上也皆是李商隐的常用意象,自然环境有“星河”“梦雨”“月露”“湘波”,房间内景有“华堂”“复帐”“罗帷”“银烛”,动植物有“丁香”“莲花”“湘兰”“彩蝶”“蜘蛛”“鸳鸯”“凤凰”,在人物用事上有“越鄂君”“荀令君”“赵飞燕”“韩寿”“嫦娥”等等。其中也不乏高出一时的模仿秀名句,或在当时可以称得上名篇的作品。比如第一组一组三首中最佳的是钱惟演《误语成疑意已伤》,其中“有恨岂因燕凤去,无言宁为息侯亡”一反用一正用写出了被误会女子对爱情的坚贞。无题二首中刘筠句“南园蝴蝶飞无限,一一雌随一一雄”出句“无限”与对句的四个一,写出了比“一生一代一双人”还要忠贞的感觉。但是西昆诸公的模仿从历史上来看确是非常失败的。诗史上评论诗人成就有几个维度,而传承,创新以及对后世影响力。西昆诸公继承了李商隐情诗风格,但在写境也好,立意也好,词藻的发挥也好,并没有超过李商隐。而同时在模仿中虽然也有一些个人生活和北宋时代背景的印记,但是非常不明显,仍然没有突破窠臼的创新,这就是诗史中的“学我者生,像我者亡”。那么西昆诸公在爱情诗上,尤其是无题诗在李商隐集中可以“昆山采琼蕊”借鉴词藻和写作方法还是超不过呢?主要是少了真情实感,不能真正的直击人心。私认为有这样两点原因:一是没有相关的情感经历。李商隐无题诗大多数都是恋爱中自己真实的痛,约会不来“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传信困难“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思念痛彻心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想表白却因官事无机会。每一个都是自己亲身经历情伤,都是自己挚爱的女子,甚至想与他共度此生,哪怕今生不能在一起我也要争取的那种。而西昆体这几位核心诗人呢?没有李商隐一生蹭蹬经历,更没有李商隐的情伤,有的只是模仿。或许最大的情伤,就是杨亿在《代意二首》中怀念自家被卖掉歌女写到“梦兰前事已成占,却羡归飞拂画檐”,结合宋代姬妾的地位这种类似遗失了一件物品的情感,怎么能和李商隐在白身时和肯许身于他高级宫女相提并论。如果说杨亿还有点感情,那么李定颚和丁谓和杨亿这首追忆姬妾的诗就纯属是炫技了,有技巧无情感的诗怎可以与千古伤心之人李义山的无题诗伯仲呢?第二个原因就是年龄问题,李商隐的无题诗作大多是玉阳山修道的19,20岁或者刚考上进士二十六七岁的样子,再加上义山至老是少年的性格,他的情诗虽然不是纤秾合衷的调性,但是也是秾艳的不过分,仍属于清词丽句的行列,有齐梁之艳丽,却无宫体之靡靡。而西昆诸公作唱和时,几乎都已经到了功成名就的年龄了。他们的情诗虽然也效仿义山用意象用拟代词,他们的目的和义山完全相反,李商隐用意象和拟代词是少年羞于说爱的曲折表达,目的是为了藏情。而西昆诸公用爱情意象的拟代词,是怕你不知道他在写爱情,像是中年人在开高雅的荤段子玩笑,比如杨亿的“应知韩掾偷香夜,犹记潘郎掷果年”,好好的“贾氏窥帘韩掾少”是女子对男子才情倾慕,变成了男子夜宿别院的内容。刘筠的“采桑蔽日南城路,懊恼罗敷自有家”,少年才子一下化身“五马立踟蹰”的无耻太守,这相比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两个字可蔽之——油腻。虽然后来的后西昆体晏殊也曾有《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多了清句,少了西昆杨刘钱三子的油腻,但是这一波无题诗的致敬,也只能是致敬。
陈曦骏供职于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公安文联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晚唐五代诗史》,诗词作品及鉴赏类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华诗学》《晶报》等报刊杂志,曾获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总冠军,七夕特别节目冠军,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吉林卫视等电视节目及央视频、新浪微博、腾讯新闻、抖音、云听fm等新媒体平台文化栏目担任文化嘉宾。
编辑/章雪芳审核/小楼听雨校对/冯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