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校长孙湧不断创新职教,以执着的力量
TUhjnbcbe - 2025/5/20 19:27:00

以平凡的小事诠释伟大的坚守!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公布了年深圳市“十佳校长”称号的获奖名单,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信院”)校长孙湧是唯一一名当选该称号的高校校长。他秉持着“做任何事都不计较”的心态,和团队持续“变不可能为可能”:一直以来,深信院勇于面对挑战、打破“标签”,于年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B档),不断创新教育教学。

“获得十佳校长不是说我这个人有多么鲜亮的业绩、生动的故事,而是对学校这些年全体教职员工在党委正确领导下所取得成绩的一种肯定,我有幸代表学校获得了这个荣誉。”孙湧说。

■“做任何事都不计较”是他的座右铭

年,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生毕业后的孙湧,便来到了深圳这座创新热土,开启在IT企业5年的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工作。孙湧回忆初到企业时,他的思想心态历经了一次较为“痛苦”的转型:求学期间,他主要研究机器人等当时被称为“高大上”的领域,到企业工作后能用的却几乎是学生时代往往被忽视、缺少理论高度的软件开发。随着越发深入的探索,孙湧发现,恰恰是这些软件可以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创造产业价值。从学校到企业,孙湧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受用一生的思维方法:“做任何事都不计较”;同时,他也深刻体会到学校所学和产业要求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重新审视“学校认为高大上的研究领域”和“产业岗位用人的实际要求”之间的反差。

孙湧告诉晶报APP记者,这段经历让他对职业教育的价值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年,在报纸上看到职业教育的相关新闻后,孙湧便心生向往,决定“重回”校园、扎根职教,“我希望能通过职业教育让学生收获受用一生的思维、知识和能力,助力他们成长。”

■坚持“自信、执着”,“变不可能为可能”

“推石上山,变不可能为可能”是深信院党委提出的工作理念,也是深信人鲜明的精神特质。如何“变不可能为可能”?孙湧认为,应坚持“自信、执着”,“自信才能给自己定目标,大胆地想、闯、试,执着才能克服困难、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才能抓住机遇、奋力前进。”

缘何称之“变不可能为可能”?在深信院的创新探索中总能找到答案。深信院于年获教育部国家优质高职院校认定,入选财政部、教育部中国“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B档),提出计划到年成为大湾区有国际影响的人才供给高地和技术创新引擎,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信息技术类“双高”示范校;到年,学校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贡献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与范式,成为全球信息技术领域职业教育领跑者。晶报APP记者了解到,在争取进入“双高计划”时,虽然面临众多困难,但该校全体教职员工依然积极冲刺,认真准备材料,最终以总分位列全国第12、信息类院校第1、广东省第2的优异成绩获选。其中,学校党政领导和中层干部回泥岗老校区重温过去的峥嵘岁月,五一假期相关人员封闭在学校打磨材料等一个个齐心协力创“双高”的缩影,正是对学校拼搏精神的传承和充实,对“自信、执着”的诠释。

拼搏精神还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深信院勇于打破“标签”,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打造众多项目和育人平台,收获一张张“名片”。其中,年,学校软件学院获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首批百强立项,成为全国多所高职院校中唯一入选的高职院系。工科院校更要讲文化,以文化人,学校风雅颂诗经文化传承基地的团队用8年时间把《诗经》收录的首诗歌全部创编新曲编排,于年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示范基地,入选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成为深圳唯一、当年广东两所学校之一、全国工科类高职院校唯一入选高校。

学校还持续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成立了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与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紧密合作,获评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实习管理50强、教学资源50强。学校构建了“1+15”科技创新改革制度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省市校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校企协同创新、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扎实推进,建有省、市等各级科研平台26个,连续三年获评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学校联合国家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共建第三代半导体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与宝安区人民政府、德国乌尔姆TFU科技园、德国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四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共建“湾区中德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基地”;联合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等共建国家“芯火”平台人才实训基地;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双一流”本科大学与“双高计划”职业院校共同推动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注重学生思维的提升

这些实践而得的思考,孙湧也时常讲述予学生和同事。作为校长的他,经常亲自为学生答疑和解决问题,活跃在学生活动现场和学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校长孙湧不断创新职教,以执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