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好书分享从书中架起与灵魂对话的桥梁
TUhjnbcbe - 2025/6/6 20:57:00

今天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晶报邀你一起走近阅读、分享好书。4月20日至4月30日,携“书名+作者+读书笔记/心得(可配图)”投稿至晶报APP报料平台,你分享一本好书,晶报将回赠一本好书。活动将从所有投稿中精选编辑出“好书分享”在晶报APP平台发布,所有被选中的读者都将获得晶报免费送出的一份“书籍盲盒”。

《珠穆朗玛日记》作者:王少勇

雪峰上的跫音——读《珠穆朗玛日记》

读这本书的体验,可以用书中的句子来形容,“今夜,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让我彻夜难眠”。这是一本浸润着危险、神秘与纯洁色彩的日记集,记录了身为记者和诗人的王少勇跟随着测绘队员,于3月17日前往西藏开始,5月27日登顶珠峰,6月18日凯旋北京,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鲜活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现了科考人员顶着风雪攀登,一路逆行向天去的精神气象。.86米,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是测绘人用一双双黝黑、皲裂的手拍摄、记录下的珠穆朗玛峰的新身高,是史册上一个崭新的、刻入时光深处的坐标,也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一次新的论证。测量珠峰已成了人类认识、探索自然的一种象征,而如今,它又被中国人再一次刷新。

面对着外在的缺氧、狂风、严寒、落石,以及内在的使命、压力、悲伤和孤独,王少勇选择用文字进行更为自我化的表达,把无畏、无私、无悔的热爱对青春的礼赞,个人与存在对抗下的刚硬与柔软、人类对天地的攀登以及生命的和谐与统一反复酝酿后,向着字里行间缓缓倾注。“我忘不了测绘队员的泪水,谢敏思念父亲的泪水,韩超斌心疼兄弟们的泪水。他们也进入了我的泪水之中。”在八千米的海拔上,这些无声的语言远离尘世功名,充满了洁白与纯粹的体温与呼吸,用霞光下的浪漫重新定义着测量珠峰的有用与无用,有价与无价。

作为诗人,王少勇对文字有着本能的自觉,在他的笔下,时常能见到情不自禁的诗意的勃发。比如他描写冰塔:“那些冰塔仿佛都有生命,只是暂时被定格在岁月中,而他们的岁月,就像星与星之间的距离,就像风与风擦肩而过时的回眸。”比如他写珠峰金顶:“那色彩恢宏瑰丽,让人觉得它的下面、山的后面,必定正有亿万人同时发出诵经声,必定正有亿万个母子重逢,必定正有亿万缕炊烟冉冉升起。”这不仅在科考的艰难、严谨与审慎上敷了一层丰富而灵动的诗性、神圣的光辉,也让读者的阅读体验在惊心动魄外有了更多的赏心悦目与流连忘返。

这本书最适宜在雪落下的日子里读,让锋利的寒冷从骨头间一寸寸地穿过,我们就有了更多的证据去想像喜马拉雅高耸的风情,仿佛自己也在珠峰的轮廓上一点点地攀登,那些细微的瞬间与伟大的永恒便在一个个不断向上挪移的水准点中得到了实践与升华。

其实,这何尝不是一本关于生活的求索、登峰之书呢?开端、过程与结果都是已知的,但依旧能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长卷。“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在雪山上,回归原初的淳朴与透亮,于极致中突围,反照生命的基点与高度。走下雪山,生命已经没有了复杂的头衔、晦暗的形影,雪山把它从尘世的蜘蛛网中救赎出来,意义的轮廓分外得清晰。再向着人间而去,脚步应是坚定而笔直、想起王少勇先生在学习强国的直播连线中所说:“我们进入了新的时代,我们拥有新的美好,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会更加勇敢、更加真诚。人生就是一直攀登,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一定可以成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珠穆朗玛峰,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成为雪峰上攀登的英雄。(投稿人:仇士鹏)

《一句顶一万句》作者:刘震云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于年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描述了一种刘震云中国式的孤独感和友情观。《一句顶一万句》被称中国版《百年孤独》、刘震云迄今最成熟、最大气之作。

《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酝酿创作了三年的小说。它的的故事很简单,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投稿人:阿泽)

《摆渡人》作者:徐扬生

今天是年4月23日,第26个世界读书日。举贤不避亲,我给大家推荐我们班主任徐扬生院士的散文集《摆渡人》。徐扬生院士主要致力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专注于空间机器人、智能控制、人机界面、动态稳定系统和机器学习,并在这些领域发表了六部专著和多篇国际学术论文。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以及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号小行星GJ5命名为——“徐扬生星”。年,徐扬生教授当选中国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位先进模范人物。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我们40”特区同龄人阳光班班主任。本书收录了徐扬生院士多年来在科研与教学工作外所撰写的散文三十余篇,其中大部分是徐扬生院士在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期间创作与发表的。他结合自己对教育、社会和人生的感悟,用一个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朴实无华的语言将自己多年的人生阅历娓娓道来,如师如友,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他对于世界、人生、科学、艺术及教育的思考与热爱。(投稿人:何素芬)

《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被讨厌的勇气》,用通俗易懂的对话形式解释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思想,对于个人的成长心灵的健康都会有帮助,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社会兴趣。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个体心理学思想的重要读本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那本书也不错,不过有好多人应该因为书名错过了那本书。很多场合中被提到的人生三大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就是出自一百多年前的这本书,个体心理学的重要读本。《被讨厌的勇气》《自卑与超越》这两本书可以对照看,有时间也可以反复看。(投稿人:张生)

《月亮与六便士》作者:毛姆

“月亮是那崇高而遥不可及的梦想,六便士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赚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胆怯地抬头看了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作者毛姆,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小说机智、幽默,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其代表作有:《人性的枷锁》《刀锋》等。

小说的主角是一个平凡的证券经纪人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四十岁,和妻子养育一儿一女。原本工作体面、家庭美满的他却毅然决然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定居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他的一生在孤独中实现了灵魂的自由。“每天做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对灵魂是有好处的。”“每个人在世上都是孤独的。”“有时候人们戴着天衣无缝的面具,以至于他们觉得,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真的变成了那个他们假装的人。”“难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让你感到舒服的环境里,让你的内心得到安宁是糟蹋自己吗?难道成为年入上万英镑的外科医生、娶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吗?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认为你应该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应该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读完这本书,我挺佩服斯特里克兰的勇气,他不但没有被中年危机打败,还能放弃原本安逸生活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内心是平静的,他的世界依然是他的世界。而现在,我们又有多少人愿意放弃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呢?无论我们选择“月亮”,还是选择“六便士”,只要是我们自己想要的,敢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就好。短暂的一生要尽量有趣地活着,愿我们都能做自己。(投稿人:刘露含)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

之前在读书日买的,一直没来得及看。前一段稍微闲下来,于是细品结束了这本精装书。书中介绍了万历皇帝年少与青年时期的性格对比,成长经历,在老师张居正及两位“母亲”的严格教导下,成长为一个性格多面的典型人物。对这个人物,作者并没有给予正面的肯定及负面的评价,而是以一位史学家的“冷淡处理”,揭示了这么一个具有性格缺陷的人物,虽然成为整个大明王朝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但终究将这艘巨轮,推向了无可挽回的滔天巨浪之中,吞噬于历史潮流之中。当然,对于张居正,作者也是抽取了异常精彩的人生片段来予以刻画,性格丰满。同时也向我们介绍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等等。十分精彩!对明史发展感兴趣的书友们,一定不能错过!(投稿人:徐宏缀)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作者:贾平凹

这本30篇散文一共才页的书我居然从翻开到读完花了17天,可见我并不是一个勤快的人,完全算得上一个懒散的人,书泛泛的读过也就过了,并没有记到脑子里也没放在心上,充其量就是打花时间而已。也许只是为了让自己心里过意的去,安慰自己并不是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是在无所事事,很可笑的念头,真奇怪的想法。

读完这本书后,很是俗套的我在心里问过自己有什么感想,就是中小学时老师常说的那种读后感,可是脑子里一片空白,然后胡乱写了几句没头没尾的话发了一条朋友圈,并集齐九宫格,只拼凑了六张图,这一行为恰是没什么可晒的只能晒书,如果被解读为炫耀、“装13”这些成分也是不过的,内心深处多少应该也是有这些念头的。

这本书,收录了老舍、胡适、朱自清、梁实秋、林徽因、沈从文、巴金、史铁生、贾平凹等等20余位现当代文学大家的30篇经典散文,是一本散文集子,文章中文学大家们深重怀念祖辈及父母亲、恋人、敬重的老师、珍爱的朋友,这些情真意切的文字,思极深而不晦,情极哀而不伤,在大师饱蘸情思的笔下,每一篇都令人动容。

我们可在这些大作家笔下看见关于李叔同、鲁迅、徐志摩、叶圣陶、蔡元培、曹禺、冰心等的往事回忆。这本书的30篇散文,被编辑分为亲情、爱情、友情三个单元,每单元各有10篇文章,各单元的开头留白的那一页都有从该单元的文章中精选出来的一句可以概括这单元情感的语句,这样大概也是为了让读者了解每一单元接下来的10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投稿人:张杰)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书分享从书中架起与灵魂对话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