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在这里茁壮成长!日前,三获深圳市教育先进单位、十获区教学管理标兵单位的深圳市新华中学作为首个获评龙华区区长质量奖的教育单位,亮出了“新德育、新教学、新科研、新课程、新形象”五张新名片。学校感恩文化深厚,师生和家长积极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学生学业成绩突出,健美操、跳绳、轮滑等学生竞技队伍成绩斐然,文化与特色、个性特长和全面发展并重。“我们希望学校的师生能有感恩的精神,心存感恩、知恩奋进。”该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陆雄新表示,学校通过各类活动,助学生在学习中体悟爱与感恩、热爱生命,使红色的基因根植于心,让家国情怀在心中发扬滋长。
▲美丽的新华中学
▲学生多才多艺
向善蔚然成风!师生家长乐于奉献
自发到图书馆帮忙整理图书、到地铁站和轻轨站售票处帮忙引导……新华中学初三(6)班学生张雅淇从初二起,就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她的服务时长已达31个小时。和每个新华中学学子一样,她也拥有伴随其度过初中三年的“感恩作业本”。作业本上,记录着她每周的德育作业,如和家人一起户外运动、在社区完成的公益活动,都被记录在“感恩作业本”上。如今,一本本作业本被填满,张雅淇深深感受到,平凡的自己,也可以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未来,我还要坚持多参加些志愿活动。”她说。这只是该校学子的一个缩影,有爱心,是他们的共同点;做善事,已然成为他们的习惯。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引导。
“心怀大爱、立为师之范;辛勤耕耘、树笃学之风”是新华中学师者不懈的实践。年初,10多名党员教师投身深圳机场、医院、民治街道民强社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新华园”,支教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无悔抉择。教师曾伟良远赴新疆喀什,走村访户,听课代课,参与抗震救灾,将爱心播撒到祖国的边陲。学校科研处主任骆利青在新疆喀什支教一年半,助力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物理学科成绩迈上新台阶,助力支教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和综合素质大幅提升。“80后”二胎妈妈、该校教师廖紫微当时身怀六甲,执着奔赴紫金县支教一线,坚守了多天。她的动人故事被写进龙华教育公益微电影《答案》,备受赞誉。校长陆雄新也曾多次率骨干教师到紫金中学实验学校开展对口帮扶。新华中学送物资、送理念、送讲座活动,实现了教育的“精准扶贫”,促进了两地教育的均衡持续发展。
“甘于奉献”,也早已成为新华中学家长们坚持的理念。“红马甲”活跃在操场上、教室里,活跃在校外十字路口,成为了校园内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通过“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家长学校”“谦和家长委员会”“新华大讲堂”的打造,新华中学整合了社会教育资源,实现了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建设。
坚持五育并举!感恩文化悄然生长
新华中学实施积极教育,打造感恩文化育人特色,以“孝德(家庭美德)、诚德(学业道德)、爱德(社会公德)”为主题,形成“感恩、诚信、自律”三条鲜明德育主线,培养学生懂感恩、讲诚信、能自律,促进师生、家长之间的相互包容、尊重、感恩、奉献,建构积极乐观、奋力拼搏、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
在“新华园”,“感恩文化”随处可见。古朴典雅的书吧长亭、精致考究的廊柱装饰、底蕴深厚的楼宇命名、庄严肃穆的禁毒空间,无不展现着独特的文化之韵,也凸显着环境育人的“润物无声”。
▲优美典雅的校园环境
“感恩·梦想”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素养提升的学习空间;“汇智学苑”选修课,与高校大学生合作,资源共享,为学生搭建个性化成长的平台。班主任节、助学义演、清明祭扫、飞书传情、国学诵读、爱国研学、亲子公益、义写春联、走进敬老院和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与香港姊妹学校大埔区中学学生共赴“韶关客家文化体验之旅”……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用行动传递温暖,以体验净化灵魂,孝敬父母,感恩师长,感谢同学,回报社会,热爱国家,拥抱自然,新华中学将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教育等有机融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变脸队在深圳市童话节上的精彩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中学还打造了德育品牌活动——“跳蚤节”和“慈善爱心拍卖会”。“跳蚤节”上,一件件蕴藏着温暖故事的小“物件”,成了受大家追捧的“热门商品”。“爱心慈善拍卖会”上,学生则“化身”拍卖师、物品展示员、拍卖会组织者,筹集善款,为爱发声。学校曾连续3年开展义卖活动,每年都能筹集善款6万余元,并将所得款项建立了“爱心基金”,用于支援结对帮扶的山区学校。该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蔡志荣表示,点滴善举,汇成爱心之海,“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也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及社会责任感。
▲“跳蚤节”活动
与此同时,新华中学倡导并落实“人人都是课题主持人”的教研新理念,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伴随着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了长足发展,特色教育屡创佳绩:学生自由式轮滑项目创造了世界轮滑锦标赛六连冠,包揽了国内轮滑比赛众多冠军,已有10位学生成为轮滑国家队队员;跳绳、健美操项目连年荣获全国比赛冠军;篮球等其他10余项文体项目也异彩纷呈,成绩亮眼。近年来,该校共获国际级奖项45项、国家级奖项项、省级奖项72项。仅年,新华中学共斩获51项国家级奖项,彰显了践行“积极教育”的丰硕成果。
▲健美操队于年获全国联赛冠军
▲轮滑队学生在练习
▲学生书法作品
探索德育创新!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办学25年的新华中学文化底蕴深厚,始终重视对师生爱党爱国情怀的培养,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亮校,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前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深圳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校不断探索“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新模式,秉持“追求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和谐统一”的办学理念,将情景教育、知识教育、实践教育有机融合,在学生中积极开展教育活动,注重党建和教学双融双促,落实立德树人。
为庆祝建党周年,学校举行了“我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演讲比赛、“点燃燎原星火,红色经典诵给你”爱国诗歌朗诵比赛、“书四史经典,强理想信念”主题教师书法大赛、师生共读原著、学生“手绘四史小报”及“手绘民族大团结”等活动,借助“读写绘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使师生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身为团员,我们一定严格遵守团的纲领,认真学习党团知识,做好后备军。”该校初二学生、团员王艺琳说。
▲学生手绘“四史小报”
▲该校学生创作了丰富的“手绘民族大团结”作品
▲学生绘制的庆祝建党周年的作品
站在新起点上,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党建赋能发展,用党性筑牢根基,以“积极做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担责任”的良好作风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发展,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为党和国家培养有光荣感和使命感、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
来源
晶报APP
记者:王文丽
通讯员:蔡霞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