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晶报说党的故事丨深圳取消粮票,比全国早
TUhjnbcbe - 2025/6/24 0:44:00
北京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DFA48EBCE4A0B95ECFEE66.mp:18来自晶报

改革开放之前,城镇居民迁移户口时,有一个特殊的关系叫做“粮食关系“。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大量外来建设者涌入深圳,特区人口由2万余人一下膨胀到几十万人。他们大多没有将户口迁过来,或属非城镇人口,也就没有将粮食关系转入。没有粮票,就无法得到口粮供应,即使到饭店吃饭也成问题,粮食定量的不足之处开始显现。

到了年,深圳尝试用兑换券的方式,首先在部分商家中实行不收粮票经营。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粮票的话,多花一点钱也能吃饭。没想到,即便价格翻了十倍,也没有人嫌贵,一下子各大饭店、商店纷纷效仿,交易时不再需要拿出粮票。

但是,随着不用粮票就能吃饭的饭店越来越多,粮食的来源就成了问题。由于当时全国还是配给制度,深圳市面上能够流通的高价粮食十分有限。于是深圳再次利用兑换制度,花高价从全国各地筹措粮食,很快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家。一时间山东的啤酒、江西的莲子、四川的腊肠源源不断运往深圳。

年年底,深圳召开会议,研究取消粮食凭证定量供应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既然国家赋予经济特区在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的神圣使命,深圳就应该大胆改革,让国营粮食部门多储备一些粮食,取消粮票,提高价格,敞开供应。

年11月1日,深圳正式在全国率先取消粮本、油本、粮票。

年12月份从梅州来到深圳的赵美英,赶上了深圳取消粮票这一历史性事件。

赵美英回忆,刚到深圳时看到很多不同种类的大米,有进口米,0.32元/斤,最好吃的泰国丝苗米0.37/斤,而以前凭粮票供应的米一般是陈米,也卖0.2元/斤,因此,大家都可以按自己的工资水平去买米。而且因为不用粮票,什么时候想买,想买多少都非常自由。“我感觉自己到了一个新天地,一个无比自由的天地。”赵美英说,那时候,每次向外地人介绍深圳时,她总会加上一句“快来深圳吧,这里不用粮票!”

直到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中提出:自当年4月1日起取消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

而深圳取消粮票的时间,比全国整整早了10年。深圳,再次跑到了时间的前面。

来源:深圳特区报等

记者:李跃

编辑:李慧玲孙龙

1
查看完整版本: 晶报说党的故事丨深圳取消粮票,比全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