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云,深圳海拔最高的客家古村落。
半天云,飘荡着红色的记忆。
鸡鸣狗吠声中,隐蔽的电台发报声破云而出,奔向那广袤的大地。
滴滴哒哒,每一声都是一道闪电,划过沉沉的夜空。
半天云村依山傍海,常年云雾缭绕,像是“世外桃源”。
半天云村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南隆社区,坐落在南澳抛狗岭半山腰上,有多年历史,海拔米,被称为深圳海拔最高的古村落。村子里房子不多,依山傍海,常年云雾缭绕,所以被称为“半天云”。
该村依山而建,建筑整体朝西,传统民居以联排式为主,为客家民居,现存约31处。有两条竖向通道作为该村主要通道,呈明显的梳状式结构。尽管全村只有50多户村民,但是半天云村却有黄、陈、林、张、郑、谢、利、苏、邝等9个姓氏。
站在半天云村口附近,可以看到大鹏湾进进出出的船帆。村里有许多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其中最古老、最珍贵的是一棵树龄达年、国家一级保护的秋枫树,人称“秋枫王”,高达36米,胸围6.4米,地围13.3米,冠幅26米,是深圳最大的古秋枫。
在半天云村,有东江纵队、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等机关驻地遗址、王少清故居等红色遗迹。据悉,东江纵队成立后,其领导机关及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和东江军政委员会等领导机关、电台、《前进报》报社,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经常随着部队在大鹏半岛一带转移,半天云就是驻地之一。目前,半天云村内尚存东江纵队电台旧址。
王少清。香港大鹏同乡会供图
王少清(-年),原籍南澳半天云村,大鹏华侨领袖,香港著名企业家、慈善家。王少清的娘家在大鹏王母墟,其丈夫张声隆就是半天云村人。婚后,两人远渡美国留学,并在美国发展。事业有成之际,张声隆不幸英年早逝。抗战胜利后,王少清到香港发展,事业获得巨大成功。此后,王少清热心投身于香港的社会福利事业,多次捐巨款资助各慈善团队和济贫活动。同时,王少清热爱家乡,一贯支持和关心家乡的建设事业。在她的倡导并带头捐资下,大鹏半岛的第一所中学——大鹏华侨中学于年建成。王少清是香港大鹏同乡会的创办人和主要资产及基金的捐赠者,为大鹏和南澳的教育、医疗事业累计捐赠数千万元。
王少清丈夫的弟弟张德,原在香港经商,事业有成。年香港沦陷后,被迫携家返回半天云村。随后,张德被村里推举为村长,主持村里的大小事务。在整个抗战期间,张德为维护家乡、救助乡亲和支持抗战贡献良多。对中共广东省领导机关和东江纵队,他更是倾力支持。
年3月,半天云村内的王少清故居被深圳市大鹏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布为大鹏新区红色革命遗址。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半天云村村民都陆续迁到山下定居。近年来,因为村落位于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根据相关规定,这里被“整村搬迁”。不过,搬迁后的村落并没有消失,政府保留了半天云村内具有文物价值的旧宅、故居,以留住居民心中的“最美乡愁”。
年,半天云村在广东省旅游局主办的“寻找广东最美乡村”活动中被评为广东最美的自然生态村落之一。年6月,半天云村古建筑群被大鹏新区公布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年3月,半天云村内的王少清故居被深圳市大鹏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布为大鹏新区红色革命遗址。
统筹罗俊杰撰文李跃执行陈碧霞供图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