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天高气爽。就连“天无三日晴”的贵州山区,也一扫多日的阴霾。
正值开学季,华联发展集团“晨露行动”贵州公益行启动。在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董炳根,华联控股总经理李云带领下,华联援建工作小组一行,跋山涉水,穿行于云贵高原深处。麻江县小堡小学,册图书和新建的多媒体教室,为大山里的孩子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户;贵定县猛安村华联幼儿园,留守儿童们露出了灿烂的笑脸;长顺县凯佐希望学校,同学们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围在“董爷爷”等华联人周围……
华联集团在改革大潮中成长,扎根深圳35年,不但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而且忠实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坚持不懈开展公益活动,在深圳业界赢得“低调慈善家”的美誉。金秋贵州行的感人一幕,每年都在上演着。
景场1:景1小堡小学:通往世界的窗口已经打开
9月6日,华联公益行第一站,来到贵州省麻江县小堡小学。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董炳根,华联控股总经理李云,以及麻江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王伟,与学校多名学生一道,共同见证了这一次公益善举。
这是一所连导航软件都难以准确定位的山区学校。这里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
二年级的罗顺粉同学说,她的爸爸妈妈长年在浙江打工。虽然她也曾坐火车、大巴去浙江和父母团聚,但是这样的幸福时刻,并不是每年都有。
这里的孩子,都渴望阅读,但是可供阅读的好书少之又少。二年级的朱发弟同学说,她很喜欢读书,但是课外时光,除了语文课本以外,找不到太多有趣、可读的读物。
这里的孩子,长在大山中,都有使不完的精力和体力。但是体育和美育教学的落后,让他们的课余生活没有更多的寄托。校长吴和森表示,除了文化体育器材的缺乏,这所学校甚至还没有配备专业体育、美术老师。
年的金秋,小堡小学成为华联集团“晨露行动”的捐助学校。
“华联晨露行动”,是一项为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建立图书室的公益捐助行动。年起,“晨露”洒遍祖国的偏远地区。云南临沧市四排山乡耿马县关弄小学,西藏那曲县香茂乡中心小学,甘肃省武威市海子滩镇土沟井小学,青海省民和县前河乡田家小学……贵州省麻江县杏山镇小堡小学,已经是华联集团“晨露行动”帮扶的第9所学校。
华联人送来了册崭新的图书,从各科学习辅导,到中英文课外读物,应有尽有,以及与之配套的教学光盘十余套,图书管理电脑,以及图书借阅证和借记卡等管理工具。“这不仅仅是一间新的阅览室,更是同学们获取薪新知识的宝库”,小堡小学校长吴和森说。
更加吸引孩子们目光的是,华联人捐建的多媒体教材和器材。86寸的液晶互动触摸一体机、壁挂展台、钢制讲台、推拉无尘书写板、音响设备;完善而强大的功能,足以满足各种教学需求,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们能够接受到最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华联人还送来足球篮球、棋类等各类体育益智用品件套,在这个还没有专业体育、美术老师的学校,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可以在运动场上和活动室里尽情放飞身体和大脑。
“你们的慷慨相助,你们的无私奉献,彰显着世间最美好的接力!你们用爱心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火炬,让我们鼓起了前进的风帆,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在捐赠仪式上,五年级一班的董廷胜同学以小大人般的口吻说出了自己和同学们的感动与感恩。
“我们希望通过‘晨露行动’,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口,感受到自己与这个世界并没有距离;这扇窗,也许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华联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董炳根说道。
场景2:华联幼儿园:留守幼儿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并不是每一个村都有幼儿园。在相对贫困的贵州山区,更是如此。但是在贵定县猛安村,就有一所窗明几净、设施齐全的幼儿园,成为本村和一些邻村孩子的欢乐世界。这就是华联发展集团在年出资捐建的猛安村华联幼儿园。
对华联人而言,对贫困地区学校、幼儿园的援建,绝不是一建了之。援建,代表着一种缘分,也代表着一丝牵挂。华联幼儿园建成后,华联人片刻没有忘记这里的孩子。年,第一次回访,察看教学配套设施的有效运作。时隔5年,再次回访,孩子们看到华联的亲人,接过华联人精心准备的玩具等礼物时,兴奋极了。在沈广菊园长的组织下,孩子们开起了“Party”,又唱又跳,和深圳来的爷爷、叔叔、阿姨们一起玩游戏,经过早期开蒙教育,这里的留守幼儿们活泼、热情,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
这次回访华联人发现,今年新增捐赠的一整套电教设备,大型户外游乐设施,30余件课余游乐设备都已经投入使用,为孩子们的幼儿园时光增添了许多的欢乐。送给每个小朋友的礼物更让他们欢呼雀跃,孩子们捧着手里的礼物,乐开了花。
据华联幼儿园园长沈广菊介绍,幼儿园开园以来,在这里就读的孩子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儿童。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她和同事们在园内为每位留守儿童安排“代理家长”、“爱心妈妈”,一对一地解决孩子的教育困惑和成长问题,努力让留守儿童也有父母在身边的体验和快乐。
看到孩子们稚嫩的歌舞和天真的笑容,董炳根,李云和同事们无不感到十分欣慰。再见,孩子们!你们永远是华联人心中的牵挂。
场景3:华联凯佐希望学校:“董爷爷,您还记得我们吗?”
“董爷爷,您还记得我们吗?”董炳根被几个学生围在中间。在华联贵州公益行的最后一站——长顺县华联凯佐希望学校,捐赠仪式之后,出现了这温馨一幕。
华联凯佐希望学校,几乎是华联渊源最深的一座捐建学校。年,华联集团捐资50万元援建华联凯佐希望学校;年,华联集团回访学校,并捐资50万元为学校建设塑胶跑道和学生宿舍。
这次,董炳根、李云带领华联集团工作人员又一次回访,给华联凯佐希望学校送来套学生宿舍用被褥和学校管理用笔记本电脑,还将为学校整修校舍、操场等。
就在捐赠仪式上,与华联工作人员合影的六年级1班学生叶玮璨和几位同学认出了4年前曾回访学校的董炳根:“董爷爷,您还记得我们吗?”把他围在中间,聊了起来。
“我对董爷爷说,那时候我才上二年级,这一转眼我都六年级了……”叶玮璨说。稚嫩的眼神闪过一丝“岁月如梭”的感慨。
作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华联发展集团忠实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积极践行爱心理念,热心公益事业。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华联累计向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逾万元。今年,华联将成立“深圳市华联慈善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以此作为华联发展集团成立35周年感恩回馈社会的献礼。华联·晨露行动,永远在路上!
记者|马骥远施友宏/文、图
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