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法制日报头版上海法宣为战ldquo
TUhjnbcbe - 2021/1/22 7:43:00

抗击疫情,法治同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都市,通过广泛的法治宣传,助推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开展,为上海战“疫”增添“法治温度”。

“要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法治宣传是重要阵地之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上海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打破固有的宣传思维和传播方式,走出了一条有广度、有力度、有深度和有温度的法宣新路子。”上海市司法局*委书记、局长陆卫东说,新时代法治宣传既需要传统手段的影响力,更需要媒体融合的传播力,这次抗击疫情的法宣实践为今后法宣工作提供了新思路、走出了新路子、积累了新经验。

(3月26日《法制日报》头版刊发)

传统手段见广度

近来,很多上海市民发现,有一组画面清新、通俗易懂,又不失文化底蕴的法宣海报出现在街头巷尾和社区宣传栏中。“疫”言九鼎、“疫”气用事、仁至“疫”尽……七个带有“疫”字的谐音成语,加上一百字左右的法律提示,配以7种不同的基调色彩,分别阐明了疫情防控期间需要注意的多个法律热点问题,海报内容涵盖造假售假、暴力伤医、用工报酬等老百姓关心的法律问题。“生动明了”是每一位看到这组海报市民的共同感受。“这组海报给我们老百姓提了醒,告诉我们在疫情期间应该注意哪些法律问题,而且有不少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市民张先生指着其中一张写有“得‘疫’忘刑”的海报告诉记者,“这张海报告诉我们不注意隔离和防范,故意隐瞒病情传播病*要受到法律惩罚。”
  海报设计者告诉记者,设计团队广泛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对选题精挑细选,在画面设计上突出观众感受,达到预设的理想效果,从广度上提升了法宣效能。
  其实法宣海报只是上海利用传统手法推进法宣工作的一个缩影。疫情期间上海各级司法行*机关纷纷创新传统法宣形式,提升法宣效能。崇明区运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扁担戏”创作多部战“疫”法宣作品;静安区结合区内外籍人士较多的特点,自创了8语种版本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海报;奉贤区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创作《抗“疫”三字经》《翠华说防控》等朗朗上口的文字宣传疫情注意事项……
  “多年来,传统法宣手法深受老百姓喜闻乐见,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一直是法治宣传的‘主力*’之一。疫情期间,我们从民众实际需求出发,创新传统法宣手法,在广度上做文章,追求影响力最大化,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不断满足广大市民的法宣需求。”长宁区司法局局长张谢定说。

媒体融合显力度

近日,家住*浦区的*先生在手机上收到一条来自的短信,这是一条上海市司法局疫情期间发出的提醒市民应自觉遵守各项防疫管理规定的短信,并号召市民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中的涉疫专线,足不出户咨询法律问题,倡导市民依法化解涉及疫情的纠纷和问题。疫情期间,上海市司法局依托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向上海广大手机用户发送了依法防疫的提醒短信,这也是上海在依法抗疫法治宣传中的又一有效渠道。“疫情期间,人员聚集受到限制,以往的人对人宣传方式不再适用,因此我们转而利用线上传播方式向民众进行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浦区司法局局长刘辉告诉记者。前不久,上海市司法局和市人大一起参与了上海电视台《夜线约见》节目的录制,向电视机前的市民们解读了《关于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这一全国首部关于疫情防控的地方性立法。此外,早在2月6日疫情暴发之初,“上海市司法局”
  “疫情期间,上海市司法局大力开拓新媒体阵地,进一步拓展媒体融合的传播力,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确保将喜闻乐见的法宣内容第一时间送到百姓指尖。”上海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副处长张婷婷说。

普法矩阵见深度

“疫情期间少出门,法律问题线上问,欢迎拨打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近日,奥运冠*吴敏霞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公交站台、地铁站和楼宇内的移动电视屏幕上,提醒广大市民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解决法律疑问。据了解,为丰富疫情期间的普法宣传形式,上海市司法局携手各界知名公众人物现身说法,并以短视频形式在全市地铁、公交以及近千栋商务楼、学校、医院、银行、旅游景点等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借助名人影响力吸引民众的目光。短视频一出,宣传效果斐然。“这几天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来电经常爆满,民众的法律咨询热情更加强烈。”一位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值班律师告诉记者。而在上海市疫情新闻发布会现场,上海市司法局一级巡视员刘平频频登台,就各个阶段社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制日报头版上海法宣为战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