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点赞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上海ld
TUhjnbcbe - 2021/2/8 9:11:00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曹继*颜维琦

10月3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上海教卫系统用最生动的*课把初心化作行动,打造“伟大工程”系列示范*课*建工作品牌。一起来看原文↓

“这是我上过的印象最深的一堂*课,大家的爱校之情、爱国之情被点燃了!”日前,在“赓续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示范*课结束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研二学生武淼动情地说。红色基因、家国情怀、情景交融……分钟的示范*课,以上海大学这所“红色学府”的光荣校史为主线,让师生们在历史与现实的穿越中追寻初心,在思想与情感的共鸣中强化使命担当。

这堂别开生面的*课,是上海市教卫工作*委系统“伟大工程”系列示范*课的生动缩影。从今年6月开始,上海15所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重点服务领域,精心打造各具特色和鲜明主题的示范*课,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品牌效应初显。

精彩*课引领主题教育

在上海大学“赓续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示范*课上,上海大学学生原创剧目《红色学府》,带领台下观众穿越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的课堂。邓中夏、何秉彝、刘华、杨之华、丁玲、赵君陶,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大家体味峥嵘岁月中上海大学师生孜孜以求的报国之志和牺牲精神。当《送别》的音乐响起,学生走到讲台中间讲述剧中人的生平时,台下观众潸然泪下。

学生原创情境剧《红色学府》

上海戏剧学院则以戏剧*课的形式,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说“理”的同时,更注重“情”与“形”。每一章节都结合主讲人的内容阐述,在适当的节点让课件“动”起来、“活”起来。而“动”起来的部分,正是上海戏剧学院师生演绎的舞台艺术精品。如彰显上海红色文化符号的大型舞剧《红》的片段,表现中华文化品格与气质的舞蹈《茉莉芬芳》,田汉为上海戏剧学院谱写校歌时的情景再现,包含传统戏曲元素的《我和我的祖国》等。

上海戏剧学院的“永怀初心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戏剧*课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课、上海师范大学师道*课、华东师范大学“追寻”校史*课……上海高校推出的“伟大工程”系列示范*课各具特色,反响热烈,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上海音乐学院的“不忘初心培根铸*”音乐*课

示范*课建设成效突出,源于精心设计。上海市教卫工作*委要求各高校结合主题教育,凸显办学传统和学科特色,注重*课与思*课程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内涵丰富、生动鲜活、*员群众喜闻乐见的优质*课,力争实现“一单位一品牌”,激励广大*员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奋斗。

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委书记沈炜看来,推进实施“伟大工程”系列示范*课建设,不仅是加强教卫系统*员教育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基层*建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举措,更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有效载体。

名家大师站上*课讲台

示范*课赢得满堂喝彩,名家大师的现身说法功不可没。

10月22日、23日,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的三堂示范*课精彩开讲,主题分别为“新时代·中国说——不忘初心担当制造强国使命”“大医精诚”和“国乒奋进路体育强国梦”。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国医大师刘嘉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国乒名将徐寅生、施之皓、王励勤等站上讲台,讲述服务人民和为国拼搏的生动故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电学院院长庄松林作《师道师德做“最强光”》主题演讲

在“使命担当、逐梦前行”篇章中,庄松林以沉浸式演讲的形式,讲述了自己带领光学科研团队的奋斗历程。在他看来,师道师德的“最强光”就是塑造灵*、塑造事业、塑造新人的崇高境界,“最美的科研誓言就是爱*爱国”。

“我今年85岁,作为一个有着60多年*龄的老*员,我将继续发扬中医药特长和优势,为人民健康奋斗终生!”当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嘉湘说出这番话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国医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嘉湘作《为医之道》主题演讲

记者注意到,诸多高校书记、校长走上讲台,让示范*课更加触动人心。在华东师范大学“追寻”示范*课上,校*委书记童世骏深情讲述周抗、常溪萍和施平三位老书记所开创的华东师大*的工作的优良传统,勾勒出老一辈人勇于担当的生动剪影。

上海体育学院*委书记李崟作为示范*课主讲人,以新中国体育事业奋进之路为线索,带领观众回顾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则在《制造强国、大学担当》环节中,从初心、担当和奋斗三个层面,生动阐释了学校扎根中国大地,“以世界为舞台,以工程为特色,以制造强国为使命”的新时代大学担当。

上海体育学院*委书记李崟主讲*课

由上海开放大学、上海教育电视台、易班网联合推出的《周末开大课》(第二季),则由沪上8所高校的*委书记或校长主讲。节目中,祖国成为主题,青年成为主角。“体育中国”“经济中国”“健康中国”“法治中国”“工匠中国”“能源中国”“师道中国”和“学习中国”等8个主题,让示范*课通过电视“潮”起来。

精品*课品牌效应凸显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王依民是博士生导师,从年起,他主动提出并长期担任本科生班主任。作为东华大学“践行五爱精神追梦纺织强国”示范*课的主讲人之一,王依民感慨:“常有人问我,‘科研工作已经很忙了,你哪有时间去做班主任啊?’我想,把学生当作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来培养,这是我作为一个*员教师的神圣使命,我将永远牢记这份沉甸甸的使命。”让王依民欣慰的是,他所在的学院已有54位老师先后担任人次的博导班主任、助理博导班主任,位学生受益。

王依民主讲《传承“五爱”精神,坚持立德树人》

同济大学“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示范*课,吸引20余所院校的多名师生代表共同聆听。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姝宇说:“作为一名同济环境人,我们要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脚踏实地,为国家生态环境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追寻”示范*课,该校历史系副主任、青年教授瞿骏感慨:“华东师大的先生们真正做到了‘理想信念与扎实学识的统一’‘道德情操与仁爱之心的统一’,作为青年教师,要努力继承前辈们的精神,成为‘四有’好教师。”

情理交融、主题鲜明的示范*课,以创新有效的形式号召广大*员看榜样、学榜样,恪守初心,在平凡中成就伟大,标杆作用和品牌效应不断显现。

场内气氛热烈,场外同样热火朝天。依托新媒体技术,示范*课可实时收看,仅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三堂示范*课,收看直播人数就超过5.2万人。线上线下互动,师生同频共振,彰显上海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

截至10月25日,上海市教卫工作*委系统“伟大工程”示范*课已推出9节,年底前还将推出6节,主题包括“追梦纺织强国”“‘电’亮初心·不负使命”“交通强国”“中国装备”“真理之味、信仰之源”等。沈炜说:“‘伟大工程’系列示范*课紧扣初心使命主题,紧扣新时代脉搏,阐释和传播新思想,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生动鲜活的*史、*性教育,引导激励*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展示教卫系统创新*员教育新路径的探索和实践。”

编辑:季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点赞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上海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