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上海15岁男生获人民日报点赞,教会孩子这
TUhjnbcbe - 2021/2/8 9:13: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偏方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偏方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路遇老人急病昏倒,你帮还是不帮?

A.帮!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

B.不帮,万一被讹找谁说理去?!

C.拿出手机边录边帮,机智如我~

看到这样的问题,你会选什么?

相信很多人和中学君一样,思考再三,还是会选C或者B,毕竟看过太多见义勇为反被讹的负面新闻,而且万一帮了倒忙,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去掺和。

但是最近,一位05后上海男孩,则凭实力交出了一份“教科书式”的完美答卷,还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条!

一个多月前,63岁的王老伯参加了一场高中同学聚会,没想到刚走出饭店大门,就倒在了肇嘉浜路上。

危急时刻,一位身穿格致中学校服的男生挤进人群,替老人做了心肺复苏,直到王老伯被送上救护车。

“这么小的学生都能这么做,

我为什么不能呢?”

有人问盛晓涵:“扶不扶老人的故事听过吗,那一刻你没纠结过吗?”

他是回答让很多大人都不禁汗颜:“危急时刻,谁能想这么多?!不能看着生命在我眼前消逝。”

至于在现场为什么不肯留名,他说,这是因为不想让大家只是觉得“某个人很厉害”:“我只想让大家看到校服会想到,这么小的学生都能这么做,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

现在很多孩子的成长中,父母一味把目光集中在成绩上,但是,高分数、好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一些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问题反而常常被家长忽略,比如像晓涵这样乐于助人、善良无私的品格,它们才是孩子未来人生更有力的保障。

热爱医学的“小医生”

当然,教育孩子除了需要品格、品质方面软实力的积累,还需要对孩子硬实力的重视和培养。就像15岁的盛晓涵,已经掌握连连成年人都知之甚少的急救技能。

事发当日,盛晓涵先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拍挤压了两下,见没有任何食物吐出,他赶紧进行下一步施救,让老人平卧。

这时,他发现老人体温下降等症状都符合心脏骤停的特征。

于是,他一边疏散人群,一边解开老人的衣服,开始体外按压,还教老伯的朋友“鼻式人工呼吸”协助救人。经过五六分钟的连续按压,王老伯终于有了自主呼吸,这时,也赶到了。

经医院诊断,王老伯是大面积心梗,幸亏盛晓涵的急救,争取到了“*金五分钟”,保住了老人的性命。

媒体采访,盛晓涵回顾当时救人情景

一个15岁的高一男生,是怎么练就一身专业的急救技能的?这要归功于他迄今就读的每一所学校都有急救相关的课程,而且就在事发前不久,他们还进行了一次心肺复苏实训。

见到来学校道谢的王老伯,晓涵还对自己不够完美的抢救做起了“检讨”:

当时太紧张了。其实不远处有酒店,我应该赶紧让人去借一个AED设备来,说不定更有效。

面对这样的盛晓涵,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所思考。尤其是在今年新冠疫情之下,健康教育开始被更多的家庭和学校重视起来。

就在今年的8月份,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将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除了我们国家,许多国家早已将急救教育纳入学校义务教育。

挪威在年就强制性将心肺复苏课程引进学校;美国得克萨斯州规定,只有掌握心肺复苏相关急救操作方可获得高中毕业证书;日本则要求所有学生必须通过心肺复苏训练课程,学业成绩才能合格……

作为家长,就算对孩子千万般呵护,也不可能24小时随时伴其左右。我们无法预知意外与危险,但最起码,可以把保护自己、帮助他人的技能教给孩子,关键时刻才能不留遗憾。

而不是当意外发生的时候,只能束手无策,等待救护车的救援,很可能就因此而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间。

(中学君提醒:心肺复苏的正确步骤和方法,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网搜索专业的讲解和视频学习,趁着周末不妨实践起来吧~)

就像网友的点赞评论:少年强则国强。拯救生命,人人有责,15岁的盛晓涵让我们看到了“05后”年轻一代的希望,也愿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路上,都能身披铠甲而有温度,善良勇敢、无惧风霜!

想了解更多台州中考*策动态,欢迎添加中学君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15岁男生获人民日报点赞,教会孩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