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设计40年”系列活动由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组委会主办、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指导。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作为承办单位,邀请了深圳众多业界专家和机构合力打造。
专题活动以“时代的力量”为主题,回顾深圳设计四十年巨大成就,思考深圳设计未来发展,擦亮“深圳设计”城市品牌,探索“深圳设计”全球定位。“深圳设计40年”系列活动,涵盖三大版块:辉煌成就(展览)、卌年征程(访谈)、深圳价值(文献)。▼52位讲述者和深圳设计的故事
深圳虽然年轻,但设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繁花竞放的深圳设计生态之下,是一代又一代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的设计师、一个又一个关于设计与创新的鲜活故事。
“卌年征程”由52个深度访谈视频构成,涵盖设计观察、视觉设计、工业设计、时尚设计以及空间设计五大细分专业板块。
访谈者中有年逾70的第一批深圳拓荒者,也有90后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有蜚声国际的专业设计师,也有深耕产业的行业协会组织者、企业家,以及从事专业研究的设计观察者。正是他们的讲述,让我们在宏大叙事之外,有机会捕捉到许许多多有血有肉、真实动人的细节,无数个这样的细节,揭示了关于深圳设计的一切答案。
—▼珠宝设计:中式美学糅合当代先锋精神开拓享誉国际的珠宝设计行业我国珠宝在-年这段时间是由国家专营管控,直至年我国老百姓才可以在民间自由买卖、收藏珠宝。所以到了年,中国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珠宝行业。深圳珠宝行业的发展初期处于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深圳正是“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兴盛之时,全国的珠宝首饰行业率先从香港转移到广东深圳、番禺等地区,“三来一补”的优惠*策加上与香港同行学习,使得深圳珠宝行业得到了飞速的进步和发展。到了年以后,中国的珠宝产业在深圳形成集聚效应,直至影响整个中国大陆,进而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如今可谓是“世界珠宝看中国、中国珠宝看深圳、深圳珠宝看水贝。”的时代,深圳珠宝设计从零起步到今天在设计、工艺领域日趋成熟、领先全国,逐渐接近国际一流的水准。
深圳珠宝产业综合实力强、开放程度高、产融互联好,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其中*金珠宝首饰制造业作为深圳*金珠宝首饰行业的基础,其产销规模、品牌与标准建设、创新能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全国珠宝行业均居于领先地位。*金珠宝首饰业已经成为深圳市传统优势与新兴时尚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是罗湖区的特色产业、盐田区的支柱产业。深圳珠宝业,是粤港澳大湾区珠宝产业的中心区域。不仅是香港、澳门珠宝产业与大陆珠宝产业交流的桥头堡,同时辐射周边,向东连接金玉东方珠宝生态产业园和深汕合作区、揭阳,向西中山、茂名电白六韬珠宝产业园聚集地,西北沟通平洲、四会。深圳珠宝产业出现多区块分布多元化发展的特点,珠宝金融进驻南山区,制造业在龙岗区,光明、宝安、坪山都有珠宝产业分布。珠宝产业的中心区域为罗湖区,其中水贝是全国50%的珠宝企业总部和展示交易聚集地,水贝片区新建或在建的珠宝大厦就有8座,建筑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珠宝行业作为深圳六大传统行业之一,随着新时代背景下的消费升级,强调原创和文化底蕴的珠宝设计开始成为新趋势。根据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珠宝行业优秀企业和先进个人奖项统计,深圳市的企业占制造企业社会贡献奖占比80%;零售企业行业先锋奖占比41.67%;制造企业行业先锋奖占比66.67%;科技创新奖占比50%。(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卌年征程”(访谈)-珠宝设计板块,我们特别邀请到独立设计人、签约艺术总监、中宝协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宏,TTF高级珠宝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吴峰华,深圳市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创会副会长许二建,SUNCHIN品牌创始人孙倩,故意工作室创始人/珠宝设计师奉晓鹏。从最初的来料加工出口,到如今设计创作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崭新境界,深圳珠宝设计行业是如何从“空白”到“享誉国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前辈们的开拓过程。
*宏HuangHong独立设计人、签约艺术总监、中宝协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我是87年来深圳的,进入珠宝行业是90年。那个时候深圳市成立了唯一的集团公司级的珠宝国企,我是第一批调进去的业务干部。深圳珠宝经历了从来料加工到内销、从铺货、代销到厂家专柜,再到品牌化建设的过程直至现在,我都没有脱离这个行业,可以说是深圳珠宝设计历史发展的亲历者。当时中国珠宝设计初期从来料加工转入内销以后,开始的时候是有一点“野蛮生长”但蓬勃有生气,基本上是一种供不应求的状况,因为几十年被压抑的需求突然激活,当时人家根本不管你是什么货,拎个现金放在桌子上等货都等不到。我们作为深圳的供货方也只有几个来料加工厂,深圳的来料加工厂是最早开始自产自销内销的,这算是一个比较重大的转折。
90年代中期,发生了第二个节点,国际品牌和中国香港品牌进驻大陆,这给国内原有市场格局带来一定冲击,大家开始模仿,也产生了相应的竞争压力。所以深圳的企业也开始有了自我改造的内在冲动,品牌的崛起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同时期我也开启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我在品牌化建设期间的主要做法:抓住产品、抓住一线、抓住品牌形象的整合、抓住现代的营销方法。首先,我们向国外品牌来学习,做了一些实践。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在创作、创新,这个创作表现在产品的设计上,我曾经主创过的一个品牌,把行业里最好的优秀制作师找来,成立了三个独立的工作室,以大师傅的名字冠名,这种机制在行业内没有其他人尝试过,是有很好的示范效应的,带动了行业重视制作、设计的风气,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在我职业过程里面我一直关心的就是三件事情,一是设计教育,二是工艺升级,三是品牌培育。这三件事情我们在初期做了一些费力的尝试,我相信未来的珠宝人依然会努力地去做。其实我们中国的首饰是有很多可以走出去的条件,一是全球化时代,首饰制作加工并不是高科技技术,并没有什么障碍,我们很快就可以得到快速提高。二是人才培养方面,我看到很多优秀的珠宝设计师和毕业生涌现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人力资源的保障。如果我们注重设计、工艺人才的培养,注重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孵化器,结合互联网,珠宝行业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生命周期,而且声势会比以前还要浩大。
在珠宝设计方面我对中国文化传承的看法,我们有许多让西方人都很羡慕的历史资产,但是不能够停留在这里,我们真正要去攫取的是我们文化精髓的东西,这个东西不仅仅是从器形上照搬,而是从哲学的高度去理解。回首过去的40年,中国、深圳的珠宝首饰现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可以说是一个波澜壮阔的过程,我想对珠宝设计的同行们说一句,我们一定要走出去,我们的市场是在全世界,这是我的内心愿望。
—
吴峰华WuFenghuaTTF高级珠宝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
我从事这个行业的原因,是我作为年珠宝*金专业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一直怀有一个梦想:“打造一个国际顶级珠宝品牌”,这也是我一直在奋斗和努力30多年的职业追求。
中国珠宝行业只有一段很短的历史,年民间老百姓才可以买卖收藏*金珠宝,从年建国到年期间是国家专营、管控的,真正意义上的珠宝行业是年才开始有。这个过程当中,深圳珠宝设计领域是一片空白,从空白开始起步毫无疑问会受到诸多的挑战和约束。深圳作为中国珠宝的集散中心和产业基地,到了年以后,才开始形成集聚效应,逐渐影响整个中国大陆,进而影响海外地区。
年,我在八卦岭创建了自己的品牌——TTF,我们的目标首先是向世界最先进的珠宝设计品牌学习;第二是提出发展,找到自己的路径,我们把中国最传统珍贵的玉雕工艺、翡翠雕刻工艺等中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珠宝首饰工艺,与西方的当代工艺和技术表达融合,开创出新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展现。经历了不到30年的时间,我们在珠宝设计领域从零起步,发展到现在已经在设计、工艺领域里接近国际最一流的水准。
我带领的TTF品牌数十年来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情:十二生肖设计大赛,把生肖文化转化成当代艺术珠宝,通过国际展览和交流的形式,把中国生肖文化推向世界。因为我们肩负着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的使命,不单是在中国市场竞争,而是在世界市场竞争。这过程中,我们保持先锋性、艺术性的追求,以创新、当代的艺术形式展现珠宝设计之美,并从中国古老文化、传统美学精神出发,秉承着传承融合民族文化的精神,从中国的哲学、宗教里去汲取精神营养、艺术养分,开创新的艺术形式,进而提出我们在设计和艺术方面的主张。
深圳设计40年的成就也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我们依然要坚守住这种开放、融合,同时把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吸收和继承,我们下一个40年一定会成为世界最惊喜的40年。—许二建XuErjian深圳市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创会副会长
我大学毕业后,了解到深圳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觉得特别神秘,所以就来了。刚开始做珠宝设计还不是特别熟练,所以我就在珠宝公司做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做了1年,慢慢对珠宝的材料工艺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才转型做珠宝设计。深圳成为“设计之都”之前,珠宝设计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时期是从年到年的拓荒期,起初国内珠宝设计发展完全空白,内地完全复制了香港,大多数是半国营性质的企业牵头在做,跟着香港的工厂学习,不断发展。这个时期对深圳珠宝业的成长意义重大,如果没有那个时期,也就没有珠宝的现在。第二个时期是年—年的阶段,我正好是05年来深圳的,珠宝行业刚刚进入了“红利期”,属于供不应求的阶段,是一个“遍地捡钱”的时代,其中外单占据设计板块里很大的比例,进入到一个“爆发期”,期间出现了很多个人工作坊、小公司,珠宝行业蓬勃发展。年设计之都成立后,正是我参与的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是TTF珠宝品牌,也被称为“珠宝行业的*埔*校”,大部分珠宝设计师都以进这个公司为荣,80%的珠宝设计公司总监都是来自TTF,为深圳珠宝行业输送了特别多的人才。在年之前,深圳珠宝设计师只是绘图员的角色,年以后TTF鼓吹“把设计顶在脑门上”,并不断推进“亚洲设计邀请展”、“中国国际珠宝设计大赛”、“中国生肖设计首饰设计大赛”等展览、赛事的发展。其中最为轰动的是年的马年生肖展览,这个国家级的展览直接把内地大量优秀的设计师带到了国际一线,有力推动了整个珠宝行业设计发展。这是属于设计师的一个很好的时代,对于珠宝设计这个板块而言,下一阶段可能会有更多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出现,让个性定制成为一个主流方向。珠宝设计未来一定会趋于成熟,大众对设计认知会越来越清晰、设计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我认为未来珠宝业的发展方向之一,珠宝和配饰可能会完全分离,真正的珠宝它一定是往更贵、价值更高,或者更有投资价值的方向去发展。而配饰可能会更前卫、更快,能够适合不同场合的装饰需求。虽然当下已经有很多服装品牌在做珠宝配饰设计,但是做得不够专业,怎么样针对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去精准地划分当下的这个市场,将来肯定有一个分支来做这个事情。—
孙倩SunQianSUNCHIN品牌创始人年我来深圳旅游的时候,和行业里的朋友交流后,决定来深圳。当时我还没有想要做品牌的意识,但我认为在深圳有这样的沃土,能够承载、实现我们珠宝设计师想法的更多可能性,所以就来了。从年开始,每一年香港的大型国际珠宝展我们都是有参与的。而每年的6月,全球最大规模的美国拉斯维加斯的珠宝展,我们也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设计师连续三年出席了这样的国际盛会。我认为这是在深圳这样国际化舞台上,才能够提供给我们的机会,这也是大家都喜爱它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我们也依托深圳强大的制造业资源,让我们设计师想法的落地具有更多可能性。我们和法国、美国、英国的珠宝设计师进行国际交流时,他们非常惊讶,为什么中国年轻的设计师能够进步这么快?这一点我特别感谢深圳的设计群体,非常多的前辈和从业的同行秉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提供方法和经验,让我们得以成长,让我们的设计语言能够充分结合到实际的制造方法里面,使之落地,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因为珠宝是来自大地的礼物、地球给我们人类的礼物,所以我认为每一个可以接触到珠宝的人,无论是制造者、设计者还是拥有者、收藏者、佩戴者,都是一个非常大的福报。珠宝是非常可爱的,你在观察欣赏它的时候不需要语言,它是自己会说话的。像今天我自己戴的昆虫设计一样,一个好的设计,它不会张扬、不会喧宾夺主,不用华丽的语言词汇堆砌,而是会非常精准地、简约地把思想内容呈现出来。所以我也在这么多年里头,一直在试图用“留白”,可以说是“简约的方式”、“极简的方式”,注入到我的珠宝设计里面,用非常合适的制造方法把它表现出来。
在我的血液里面,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在设计过程中自然流露我的情感,把中国的设计、观念融入作品,我的作品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甚至是喜爱,相信这个里面有中国血脉的传递与共鸣。我始终认为珠宝非常重要的使命,一是它承载了金融、高价值的使命,二是价值观的凝聚。因为珠宝不是快时尚,而是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所以我认为作为珠宝人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对每一个作品更加用心、仔细并投入更多的情感,释放在你的作品里面。我相信在未来深圳的大环境里,非常有机会孕育出具有独立观点与风格的国际性设计师品牌,这也是我们在做了很多次国际交流之后,感受到国际的同行友人对我们中国珠宝设计业的期许。
—奉晓鹏FengXiaopeng故意工作室创始人/珠宝设计师
在年刚深圳的时候,比较天真自信以为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投简历却一一被拒绝,因为我本身学的是动漫设计专业,后来才转为珠宝设计,这个选择让我碰到很多的钉子,找工作的过程给我打击特别大。后来想着要把这口气收回来,就下定决心找一位好老师拜师学艺。在浏览资料的过程找到一位和我同姓的设计师,坚持给他发了很久信息,终于有一次他回了,说“我被你的真诚感动了”,但是并没有同意我拜师学艺的请求,又给我介绍了一位珠宝设计师,就是现在深圳珠宝设计协会的会长杜半老师,我当天晚上就买了火车票去拜访他。杜老师听了我的故事乐得不行,说“你这样我不收你都不行”,这样我才进入了珠宝行业。一些前辈告诉我,珠宝设计前三十年无设计可言,“三无”,没有知识产权、没有创新、没有创意。近十年的阶段才慢慢注重品牌的塑造、设计师的培养,期间珠宝设计建立了行业协会,协会里面也聚集了行业顶尖的设计师和企业家,所以对这个行业的影响特别大,也逐渐出现了一批独立设计师,自己风格与审美,开始影响中国现代的珠宝设计发展。目前是珠宝设计行业非常好的阶段,设计美学、思维、市场流行趋势与往年都不一样了,日新月异,这个过程中设计师有非常多机会。在这个阶段对于我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我苦学苦研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间我参与了HRDDesignAwards——世界珠宝行业最顶尖的赛事,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成绩。我认为珠宝设计不能太复杂,要从简设计。此外设计要有传承、和文化有关联,不然是无法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没有任何的意义的,就是一件冷冰冰的作品。我们作为中国人,要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出发,融入中国文化和哲学,通过现代思维去表达,使其符合现代的审美。
我认为深圳珠宝业未来会有几个方面的发展,第一是纯手工的定制作品,带着温度的作品肯定会备受青睐,未来的手工珠宝会越来越贵。二是有自己独立审美的设计师品牌,未来肯定会有很大的发展。三是数字化设计的领域,有很大发展空间。我希望设计师一定不要停止想象,因为“想”是所有创意源泉的来源,也祝愿未来设计师能够通过创新思维推动产业进步,用设计让深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访谈名录
设计观察
韩望喜:深圳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深圳市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主任
朱荣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王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吴洪: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周利群: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产品研发院院长
—
视觉设计
王粤飞: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学术委员
陈绍华: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学术委员
韩家英: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学术委员
毕学锋: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学术委员
张达利: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学术委员
黑一烊: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学术委员
孔森: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顾问/第五届主席
曾*: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顾问/第四、五、六届副主席
朱德才: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顾问/第六届主席
刘永清: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顾问/第七届主席
许礼贤: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顾问/第八届主席
宋博渊: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
—
工业-产品设计
刘振: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执行会长
罗成:浪尖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孙磊:飞亚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张建民:深圳市中世纵横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钊:创维集团有限公司品牌总监
工业-家具设计
许柏鸣: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院长、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
尤国忠: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会长、深圳市仁豪家具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伟业: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主席、深圳兴利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华坤: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主席、深圳市左右家私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向阳:深圳市松堡王国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温漫:深圳祥利工艺傢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孔武:中国原创家居品牌物本造创始人
—
时尚-服装设计
沈永芳:深圳服装行业协会荣誉会长
潘明:深圳服装行业协会会长
贾燕:深圳市古焉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艺术创意总监/首席服装设计师
赵卉洲:EACHWAY艺之卉品牌创始人
邢莉莉:艺术人文品牌「德玺见萩」禅宗美学品牌「德玺利迦」品牌创始人
朱宝宝:香云莎设计总监
谢海平:合一创意创始人/服装设计师
谢均宜:深圳市邓皓时尚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时尚-珠宝设计
*宏:独立设计人、签约艺术总监、中宝协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吴峰华:TTF高级珠宝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
许二建:深圳市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创会副会长
孙倩:SUNCHIN品牌创始人
奉晓鹏:故意工作室创始人/珠宝设计师
—
空间-建筑设计
孟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师
刘晓都: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促进会首届会长、首届伦敦设计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刘珩: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创建人/主持建筑师
张之杨:局内(iNgAmE)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冯越强:欧博(Aube)设计董事长/首席设计师
空间-室内设计
赵庆祥:深圳市*协委员、艾特奖执行主席、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执行会长
*庭: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高级顾问、画家
何潇宁:深圳市室内建筑设计行业协会会长
洪忠轩: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会长、HHD假日东方国际设计机构创始人
刘波:PLD劉波設計顧問(香港)有限公司创始人
杨邦胜:YANG设计集团创始人/总裁
琚宾:水平线设计创始人/创基金创始人
▼点击图片可进入人物访谈第六辑:服装设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