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东山寺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创建于此
TUhjnbcbe - 2021/3/2 19:14:00

导语

正视历史,缅怀先辈,深圳《晶报》记者陈碧霞与您分享东山寺那些年的红色回忆!

东江抗日**干部学校旧址(深圳市宝安区档案馆提供)

东山寺不仅是一座拥有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刹,在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第一个抗日**干部学校(该校又称“中国人民抗日**大学第七分校”)曾在这里诞生,为当时抗日战争培养了不少**人才,大鹏著名的抗日英雄赖仲元、刘黑仔等都是该校的学员。

清代东山古寺牌匾残碑拓本(现存深圳博物馆)

年东山古寺遗址(戴木胜摄)

90年代重修的东山古寺

今日之东山古寺

东山寺于上个世纪50年代被损毁后,又经历了两次重修,原建筑现仅存寺前的石牌坊。但作为东江抗日**干部学校旧址这一段“红色记忆”,始终被传承和讲述着……在年东江纵队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在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各部门的支持下,东山寺重建了东江抗日**干部学校旧址牌坊,供游客信众参观、纪念,成为深圳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曾为东纵抗日“**干校”原址

抗日**干部学校牌坊

年7月,东江纵队在东山寺创办了抗日**干部学校。

如今,宽6米,高3米的东江抗日**干部学校旧址牌坊,树立在东山寺山门口右侧。石碑上刻有原东纵司令曾生题写的“年7月东江抗日**干部学校创建于此”,落款为:曾生题一九九五年五月。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年3月重建。石碑的两侧分别是“东江抗日**干部学校”及“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总队”的简介。

年6月18日,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深圳市原粤赣湘边战友联谊会的老同志和部分东江纵队后代参加了东江抗日**干部学校旧址牌坊揭牌仪式。

石碑上的文字为人们翻开了那一段激荡、昂扬的抗战历史……

被朱德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的东江纵队诞生于年12月2日。为适应斗争需要,年12月2日,游击总队在惠阳坪山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曾生任司令员。

年7月,根据*中央指示,鉴于抗日战争的形式和东江纵队的发展,必须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东江纵队决定创办东江**干部学校(后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大学第七分校),由东纵副司令员王作尧兼任校长,李东明任*委,林鄂任教育长。

东江纵队是华南抗日战场一支坚强的武装力量,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都建立了丰功伟绩。

东江纵队原司令员曾生题字

东江抗日**干部学校旧石碑(曾生题词,深圳坪山东江纵队纪念馆提供)

东山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年)。曾在清咸丰二年(年)重修,清咸丰四年在原址建成。

据清康熙二十七年《新安县志·杂志》记载:"东山寺,在大鹏所东门外山上。中为观音堂,左上帝殿,右文昌阁,前三宝殿"。原东山寺的建筑面积约为平方米,有山门、华表、关帝庙、大雄宝殿、观音庙、钟鼓楼等建筑。

上世纪五十年代东山寺被拆毁。年初,当地村民及华侨自发捐款百余万元,重修东山寺。年5月,东江纵队原司令员曾生在重游大鹏湾东山寺时亲笔题字:“年7月东江抗日**学校创建于此”。这行题字被刻在石碑,镶进当时东山寺大门右侧墙上,成为这一段光辉历史的重要佐证。

由于上世纪90年代重修的殿堂因建筑质量问题被鉴定为危房。年3月15日,由所在的鹏城社区将东山寺交由韶关南华禅寺方丈传正大和尚接管。年,东山寺再次开始重修。

重建东江抗日**干部学校旧址牌坊

东山寺这次重修,曾生题写的“年7月东江抗日**干部学校创建于此”的石碑被拆下来收藏。年3月,由东山寺出资,在大鹏新区各相关部门等支持下,重新建成东江抗日**干部学校旧址牌坊,将曾生题写的“年7月东江抗日**干部学校创建于此”按原石碑的比例扩建。修建牌坊的经过在“后记”石碑上有具体记录。

年6月18日,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深圳市原粤赣湘边战友联谊会的老同志和部分东江纵队后代参加了揭牌仪式。

而原曾生题字石碑后移交大鹏老干中心,年11月17日后由大鹏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移交到坪山东纵纪念馆。负责重建事项的大鹏老干中心主任廖文立展示了当年移交的凭证。

移交书

大鹏本地老干部罗育灿的讲述,也印证了这事实:当年修庙时,因初次做的牌匾太小,经东纵老战士大鹏联谊会同意,在大鹏老干中心的帮助配合下,做了一个大牌匾。并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写上当年历史,立在东山寺大门前,让游客一进来就能看到。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段历史,原来的题匾由东纵老战士送给坪山东纵纪念馆。

传承东纵精神不遗余力

东山寺组织义工扫墓

东江抗日**干部学校为东江纵队培养了不少*、*干部,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输送了不少*、*人才,著名的抗日英雄刘黑仔就是第一期的学员。

参加第一期*治队培训的东纵老战士郭际,曾在其回忆录《征途拾零》中介绍在**干校学习的场景:干校在大鹏城后山坡,东山寺借为校址……在寺的左侧一片浓荫的树下清除了杂草,整理出一块约二百平方米的地方作为课堂,寺的右侧改造成为训练场、射击场……上课时大家带着垫子坐在地上,用膝盖当桌子记笔记。下雨时在寺内以班为单位细声丝语地讨论……而傅泽铭在他著的《星光熠耀》一书中这样描述道:这时的大鹏城,每当曙光初现,威武的出操口令声和刺杀声响彻大地;暮色四合,嘹亮的歌声此起彼落,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

多年来,为传承东纵精神,东山寺不忘爱国主义的宣传,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抗日英雄刘黑仔的故事,东山寺印刷了本《抗日英雄刘黑仔》连环画册;向东纵老战士收集东江纵队历史图书资料,珍藏到即将建成的东山寺图书馆内;不定期组织祭扫鹏城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赞助广西北海青年粤剧团在大鹏公演大型粤剧《抗日英雄刘黑仔》等。

接下来,东山寺还将组织一次《抗日英雄刘黑仔》故事会,并以缅怀东江抗日**干部学校旧址这一段史实,组织一场主题诗歌创作活动。

近期文章分享

东山禅武第九期开班喽

东山寺十一月活动集锦

印刻┃这一年,我在东山寺打水陆

深圳东山寺戊戌年大众水陆圆满送圣

东山寺(戊戌)年全年法会时间表

如有欢喜,随喜点赞分享

文:深圳《晶报》记者陈碧霞资料提供:胡锐颖罗育灿

编辑:永久美术:宸瀚

是诸佛教

自净其意

众善奉行

诸恶莫作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山寺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创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