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天津日报》刊登了《“保姆式”服务项目落地》一文,报道了东丽区节后不打年盹儿,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切实做好项目服务。全文如下: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东丽区发改委项目科科长韩炳浩早早来到办公室,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打开电脑查看项目监督系统,审查垠坤项目工期进度,发现距离摘牌公告期结束还有3天,立刻拿起电话与华明高新区项目负责人就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详细沟通。随后,韩炳浩和他的同事们又立刻投入到东丽区重大项目点位的巡视中,为年项目建设“开门红”系列活动查看每一个细节。
据介绍,在东丽华明高新区,南京垠坤集团计划投资4.4亿元打造垠坤·未来汇产业基地项目,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为核心产业打造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创新园,引进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优质企业。同时,与清华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合作共建科技研发转化平台,打造“一院一园一基金”合作模式,积极承接、孵化清华高端院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激光技术等领域的产业化项目。
为切实做好项目服务,东丽区发改委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率先在全市研发搭建重大项目推动监督系统,将该项目纳入系统进行全周期监管,明确44个节点时限,责任到人,设置红灯超时报警功能,同时组织街道园区设立代办员,“保姆式”服务项目落地。
华明高新区作为该项目帮办代办责任方,服务项目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项目推进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使企业“拿地即开工”不再只是想象,力争实现项目3月1日顺利摘牌,同步办理土地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施工许可证,实现年项目建设“开门红”。
来源:天津日报记者曲晴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