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5日,《晶报·深港书评》年度十大好书终评会,因为疫情原因,决定通过视频会议形式进行。《晶报·深港书评》编辑部同事在深圳,叶兆言、王笛两位导师分别在南京和澳门,三方经过细致对比和激烈讨论,最终选出虚构和非虚构各10本十大好书。叶、王二位导师还分别就虚构和非虚构好书进行了精彩点评。
叶兆言与晶报颇有渊源。接受晶报多次专访之余,他的作品《南京传》还曾获评《晶报·深港书评》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作为在创作一线的作家,叶兆言在《晶报·深港书评》年度十大好书终评会上表示,从写作的角度,他希望写作者能敞开来,不要在写作的时候加上很多禁锢,思虑过多。此外,他强调写作者要能在写作中获得乐趣。在全程参与此次好书评选活动后,他给出这样的评价:“《晶报·深港书评》的十大好书立足中外,更看中创意,有个曾经的时髦词用在它身上挺合适,这就是一贯的先锋性。”
说到先锋性,叶兆言也曾被定义为“先锋派”。
年5月接受晶报专访时他表示,在某种意义上,“先锋”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先锋意味着不被承认,因为他们在潮流的最前头。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不妥协。在他看来,“先锋派”唯一的意义就是让写作的人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从写作这件事上获得乐趣,是叶兆言十分在意的事情。他坦承自己生平没什么爱好,亦无趣,写作可视作自己最大的爱好。甚至在外地做新书分享活动时,叶兆言仍电脑不离身,“万一灵感来了,得马上写啊!”
也因此,叶兆言在《晶报?深港书评》年度十大好书终评会上透露,因为不停要写,《南京传》写完以后,他完全从非虚构创作跳入到虚构创作里,写了一部短篇小说集。而这在他此前的写作生涯中是没有过的。
▲叶兆言参加《晶报·深港书评》年度十大好书终评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