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这忠告价值万诺奖得主告诉你违背生物
TUhjnbcbe - 2021/5/18 22:33:00

平时加班忙到窒息心里发誓假期一定要“休养生息”

有这种想法的人估计长假从第一天起大概就已经“跑偏”了

平时睡不醒的“起床困难户”,一觉睡没了上午;

平时追剧打游戏的夜猫子,变本加厉熬夜到天明;

平时早饭草草了事的上班族,在假期里“早餐是什么,我不知道”……

你在放纵自己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提醒你,是时候善待身体了!

北京时间年10月1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免疫学家JamesP.Allison和TasukuHonjo,他们因在肿瘤免疫领域的相关研究脱颖而出。

你知道诺贝尔奖金是多少钱吗?万瑞典克朗,在年相当于多万元人民币!所以,这份价值万的健康提醒,请一定仔细阅读。

“生物钟”在人体内滴答作响

人体有个“生物钟”,它控制着昼夜作息。这个概念人尽皆知,但它究竟是如何控制的?

上述三位科学家成功分离出了控制昼夜节律的period基因,并发现该基因所编码的一种特殊蛋白,从而揭示出细胞控制生物钟的内在机制。

研究发现,这一基因在夜晚积累,白天降解,以24小时的循环状态波动,与昼夜节律同步发生。

所谓生物节律,是各种生物体内的诸多生理活动,因外部环境的节律变化(如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比如,昼夜更替、月圆月缺、四季轮回等。

一个昼夜中,人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都在变化,有时还呈现周期性。

对抗“生物钟”,全身都遭殃

生物钟长期紊乱可引发超重,抑制免疫力,诱发2型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

经常熬夜:

违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一切行为,都可能造成节律紊乱,睡眠障碍就是最典型的表现。

晚上该睡觉时,却在打游戏;白天该清醒时,却在犯困……长期的睡眠剥夺,会导致免疫力下降、饮食障碍等问题,还易感染或加重疾病。

尤其是凌晨2~4点,这一时段血流变慢,本就容易形成血栓,若因熬夜影响了身体正常的休息机制,更易因心血管疾病发作猝死。

不按时吃饭:

早上7点、中午12点、晚上6点是人体消化期,胃分泌酸和酶帮助消化。

如果这些时段不进餐,酶会加重消化和腐蚀,带来黏膜炎症甚至溃疡,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形成肥胖,还会增加患癌症和糖尿病几率。

违背体温规律健身:

医学研究发现,早起后3小时内血压值会达到高峰,心脏病发作几率是其他时段的3倍多。

人的体温在凌晨3~4点时最低,傍晚时最高。

晨练时,体温较低,人体血液黏度上升,如果运动过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下午五六点钟,体力、耐力和体温达到高峰,此时运动效果最好。

踩点养生,最简单的长寿法

《*帝内经》记载:“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说,生活规律才能活得长久。

1~3点,熟睡养肝

这段时间是肝脏工作的旺盛时段,此时最好能熟睡,建议入睡时间不晚于23点;睡前避免情绪激动,不要饮水过多,以免起夜影响休息。

5~7点,排尿护肾

此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开始增加,肾脏活动最强。早起排尿,可使肾脏尽快开始一天的工作。

7~9点,宜吃早餐

这一时段胃肠活动比较活跃,推荐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谷物,如小米粥、燕麦片等。

9~10点,做重要工作

此时神经兴奋性强,警觉性高,注意力集中,是思考的最佳时段,适合做最重要的工作。

12~14点,小睡安神

午饭后血液黏稠度增高,人更容易犯困。饭后半小时最好打个盹儿,休息15~20分钟,不宜超过1小时,最好躺着午睡。如果没有条件,建议去户外活动一下。

15~16点,适当放松

久坐的人最好起身走走,喝点水、适量加餐。

17~18点,最宜运动

人体体温从下午开始平稳上升,可以起到类似热身的作用,下午6点左右体温达到高峰,此时锻炼效果最好,建议快走或慢跑半小时。

18~19点,晚饭七分饱

晚饭不宜过饱,饭后适当散步。这一时段血压波动较大,人容易激动,尤其应保持心平气和。

21~23点,准备睡觉

大部分生理功能趋于低潮,读读书或听音乐,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的准备状态。

除了要注意生物钟之外

节假期间还要当心好多种的“假期病”!

什么是“假期病”?

人们在生活作息规律被打乱时,会出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一系列身体及心理反应,通称“假期病”。

主要表现在精神方面,可能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好、失眠、头晕、头痛、全身酸软、乏力等综合症状。

常见的“假期病”

1

胃肠功能紊乱

假日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吃吃吃!

聚会,逛街,吃美食!

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

这样做的结果,除了伤害肠胃,

还会引起头晕、胸闷、腹泻等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成为最常见的“假期病”!

我们应该怎么做?

justdoit

规律三餐饮食,早餐不能省,不要过饱过饥。

2

便秘

假期一到,尤其是宅家一族,动也不想动!长时间的久坐会减缓胃蠕动,加上三餐不规律,便秘就找到你了!

我们应该怎么做?

justdoit

和家人朋友出门散散步,走动走动,切忌一直坐着不动。

3

免疫力下降

还有些人一到放假就生病

这是因为,工作时,

身体会不断产生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

帮助我们抵抗各种感染。

当我们放松时,免疫力急剧下降!

疾病就趁虚而入了。

我们应该怎么做?

justdoit

假期可适当放松,同时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除了遵循这些小贴士

在旅行过程中,大家还可以

带上这些“旅途神器”

助力健康假期

风油精

在森林、草丛中行走,可以用它防止秋虫叮咬。若轻度晕车,在内关、合谷部位涂些,可减轻晕车反应。

腹泻药

在腹泻初期,可选*连素、氟哌酸口服,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感冒药

一般感冒可用中药制剂,副作用小;解热镇痛药可以退热和缓解头痛、关节痛等症状。组胺拮抗剂可减少打喷嚏和流鼻涕,并有镇痛作用。

慢性病药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对于日常服药的患者,在出门前要带足自己常用的药品按时服用。

好了,小贴士完毕

希望大家健健康康享受假期

综合

生命时报学点医坪山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忠告价值万诺奖得主告诉你违背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