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社区*建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区*委、总支、支部达个,回社区报到的*员已达43.3万人。今年,本市将做实“双报到”机制,抓好在职*员回社区报到“后半篇文章”,科学设计回社区报到*员的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渠道,提高针对性实效性。
4月8日下午,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召开年北京市社区*建工作会议,总结年社区*建工作,部署安排年工作任务。会上,海淀区海淀街道光大锋尚园社区*委书记吴芳、丰台区方庄地区紫芳园社区*委书记郭建东、昌平区霍营街道华龙苑北里社区*支部书记王翠娟三位社区书记代表先后作了交流发言。
年,本市持续推进“吹哨报到”改革向社区治理深化,建立社区专员制度,选派名街道优秀*员干部担任社区专员。实施*建引领生活垃圾分类,制定动员发动、督导检查、开展实践活动等系列制度措施,2万多名垃圾分类指导员、38万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参与6.9万多个桶站值守。持续推进*建引领物业管理,发挥社区*组织、居委会的指导、监督作用,将物业管理全面纳入社区治理体系。
一年来,全市累计建立楼门(院)*支部(*小组)个,建设*建引领楼门(院)议事会示范点个。累计建立社区*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多个,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实施社区“领头雁”工程,建设50个社区书记工作室示范点,推出了一批社区书记“传帮带”典型。一年来,社区*建聚焦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居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成效。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43.3万名*员回社区报到,他们与3.8万名社区工作者、4.2万名街乡干部、9.9万名市区干部、38.5万名社区志愿者一起,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点赞。
据了解,全市已建立社区*委、总支、支部达个。目前,全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已进入后半程,个社区*组织换届已全部完成,社区*建队伍的梯次结构、整体素质更加优化。
今年,本市将持续提升*建引领社区治理能力,做实“双报到”机制,抓好在职*员回社区报到“后半篇文章”,科学设计回社区报到*员的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渠道,提高针对性实效性。通过统一调度、张榜公布、向所在单位反馈情况等途径,督促报到*组织和在职*员更好履行责任和义务。
同时,抓好社区*建协调委员会建设,研究制定辖区单位共建共治激励办法,激发辖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提高辖区单位服务群众的精准度。抓好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两个“关键小事”,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深化。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策,有序开展好疫苗接种动员组织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