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应急疏散演练
年5月12日
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年是全国第十三个“防灾减灾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了使全体师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熟悉紧急疏散线路,我校于5月12日大课间组织了全校师生进行应急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
01.第一声警报
当第一声警报响起: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立刻起身打开前后门,在教师指挥下迅速用厚书保护头部、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过道下。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02.第二声警报
当第二声警报响起:逃生疏散演练开始,按预定的路线有秩序地进行疏散。教室前面三排同学,以靠门、靠窗为序,排成一队,同时迅速从前门离开教室;后三排的同学,也以靠门、靠窗为序,排成一队,同时迅速从后门离开教室。将厚实的书顶在头上,以防被砸,弯腰侧身,降低重心,快速通过。
到达指定疏散场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立即清点人数,由班主任上报给负责教师。
03.活动总结
最后王玉森副校长对此次应急疏散演练进行了总结讲话,他希望:全体师生在每次演习中都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面对,真正学会应急避险的常识和技巧,真正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这也是对自我生命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变演习为习惯,平时上学、放学就要按演习的疏散线路走,只要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保证任何情况下疏散撤离都能从容、快速、有序,这才是我们演练活动的最终目的。
—END—
撰稿:李丽
编辑:赵丽红
审阅:甄守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