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西安,长于台湾,享有“美学与文化艺术重要推广者”美誉的蒋勋,在大陆拥有大批粉丝。很多人知道他,大抵是因为读过其美学论著,或是听过他的《细说红楼梦》。但蒋勋的涉猎范围不止如此,他还贯通艺术、美学、文学、绘画等领域,并且都有着极高的造诣。
年11月,深圳迎来第十二届读书月,作为每年的重头戏之一,该届读书月的“读书论坛”以“文化传承与人文情怀”为主题,邀请了众多海内外著名学者在深圳图书馆开坛设讲,蒋勋也作为嘉宾之一受邀来深。
年11月26日下午,满头白发的蒋勋身着黑夹克、深蓝牛仔裤,披着一条红绿相间的围巾出现在深圳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他儒雅淡定,开场双手合十,向听众深致谢意。蒋勋以青春与孤独为主题,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讲述了自己眼中的《红楼梦》。
蒋勋说,最早让他理解孤独的一本书正是《红楼梦》,这本书让他青春期的孤独得以排遣,并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这种孤独当成生命的财富与养料。蒋勋独特的解读视角让许多听众生发感触,打算借用崭新的眼光回家重读一遍《红楼梦》。
就在当天讲座开讲前,蒋勋在花园格兰云天酒店接受了《晶报?深港书评》的专访。无独有偶,谈话也从“孤独”开始,落足“红楼梦”,延展开蒋勋对于人生的思索。因为写过著名的《孤独六讲》,蒋勋的名字早已与“孤独”二字结下不解之缘。而对于孤独,他有着更多洒脱的理解,也期望引导着更多的人去享受孤独:“我觉得尤其是下一代,更需要有独自面对自我的经验。可以孤独地从人群中出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完成自己完整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