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这个孩子不用再医治了,再生
TUhjnbcbe - 2021/7/26 22:59:00

我在寻找赞助商,感谢理解和支持

“我家在眉山仁寿,我3岁时我爸妈就去深圳打工了,我妈妈在工厂里,爸爸在建筑工地。我妈妈姊妹六个,我小时候是大姨、大姨夫带着我。刚上幼儿园时我出过一次水痘,别的小朋友传染给我的,手足口病、水痘这些传染病,在幼儿园很容易相互传染。得了水痘我就用手去抠,结果就感染了,里面都化脓了,挺严重的,好像还差点转化成白血病。那时候我家庭条件也不好,医生让我们干脆放弃治疗,说这个孩子不用再医治了,再生个孩子就是了。我大姨就求医生,说我爸妈在外地,求医生尽最大努力再治疗一下。还好我命大,医生在我右肩处动了手术,终于把我的命保住了,我住院住了好几个月才好。因为小时候死里逃生过一次,等于捡了一条命才活下来的,所以现在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感觉没那么严重。我觉得既然我活下来了,就应该活得开心一点。”

(人在成都)

“我爸妈现在还在深圳,我小时候在老家除了跟着爷爷奶奶,就是跟着大姨大姨夫。我大姨夫是人民教师,他对我很亲。我小姨家在成都,我初中毕业来成都读幼师,开始跟着小姨一家生活,参加工作后也一直住在小姨家,到现在已经跟我小姨一家在一起生活8年了。我弟弟从3岁开始基本上也是我小姨带,他在老家读书时跟着爷爷奶奶,寒暑假就来成都跟着小姨。我弟弟今年16岁了,在成都读技校,我们现在都在成都跟着小姨。我小姨、小姨父加上我表弟,他们一家三口待我们像一家人一样,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一直很感谢他们。我小姨待我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我有什么不开心的都会跟我小姨说,我小姨就会教给我该怎么处理。平时我叫我小姨也不叫小姨,以前我都是叫她‘小妈妈’,现在直接就叫‘妈妈’了。刚才接我小姨的电话,我也是直接叫的‘妈妈’。”

(人在成都)

“从我3岁起我爸妈就去深圳打工,这20年他们一直在外面,一般过年才会回来,在家最多待半个月。从我小时候懂事开始,我就跟我爸妈说过很多次,我说我想让他们回家,待在我和弟弟身边。因为我们姐弟俩都是留守儿童,就特别渴望那种父母都在身边的成长环境。我小时候是这个心愿,长大了也是这个心愿,而且随着我长大,爸妈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了,那将来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其实他们也可以来成都,现在我在这里工作,弟弟在这里上学,这样我们一家就离得更近了,我和弟弟想他们了,也能经常见到他们。可我妈总是说弟弟年龄还小,他们在深圳工资比这边高,趁着他们还能干,就想在外多赚点钱,以后弟弟工作了成家了,在成都或者其他地方给他买房买车。我说了多少年,也没说服他们,我想的是一家人在一起,他们想的是在外面多赚钱。”

(人在成都)

“小时候大人管得严,不让我和男同学玩。小学三年级时我跟隔壁小哥哥跑到同学家去玩,晚上很晚才回家,当时我跟着我大姨,我大姨夫是老师,对我要求很严格,回去就罚我蹲马步,一蹲蹲半个小时。我妈知道后也打电话来骂我,说我是小女生怎么怎么样,不能去男同学家里怎么怎么样。那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从那以后我就很少跟男生玩了,直到现在我跟男的接触得都很少。现在在幼儿园当老师,我们幼儿园都是女老师,我的交友圈也不是很广泛,我到现在还没耍过朋友呢。但我爸妈已经在催我耍朋友了,我小姨他们也在催,还给我介绍对象,但我从没去见过。虽然我今年已经23了,但我觉得自己还小呢,我现在不是很想耍朋友,我很享受一个人的自由。以前他们管得严,现在这样子催我,我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找,但我肯定不想让我爸妈帮我找。”

(人在成都)

.9.22,成都,梨花街

“大侠”,胡洪侠,《晶报》总编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社长,这是他的个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这个孩子不用再医治了,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