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黄灿然要少谈别人,少回忆过去,多自省
TUhjnbcbe - 2021/8/1 19:54:00

对于广大的中文读者来说,*灿然这三个字常常跟布罗茨基、苏珊·桑塔格、卡瓦菲斯、曼德尔施塔姆、米沃什、里尔克、库切等欧美文学大师的名字一起出现,因此也显得灿灿生光。

在文学翻译上,*灿然已被当作一个榜样,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勤恳翻译,而且是在可能最没有市场效益的领域——诗歌与诗论,确实令人敬佩。他甘愿做普通读者与伟大作者之间的传声筒,整整一代人受益于他的翻译作品。

*灿然起点并不高:差不多二十岁才学英文,二十二岁才写诗,三十多岁才写评论。但他曾说过,只要有时间,每天都在翻译。他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人”。他在诗歌翻译上的成就为他赢得了很好的名声,但并未因此而带来财富,如他自己所说:“文学翻译,常常越做越穷。”

但*灿然一直坚持着,他在诗歌的世界找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他曾说想要多做翻译,把下半生都用来服务别人。年,他毅然辞去了在香港报社近二十五年的国际新闻翻译工作,从香港迁居至深圳大鹏新区洞背村,专心译文译诗,成绩斐然。他翻译的布罗茨基的作品《小于一》就获评了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

*灿然曾在晶报上撰写过书评、推荐过书单、刊登过诗作。他寄语由晶报举办的“作文英雄”项目:“以我自己跟年轻人,包括大、中、小学生接触的经验,尽早鼓励他们从事文学创作绝对是好事。他们之中很多是有文学天份的,更奇怪但也不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年纪越小,天份越高,因为他们受各种观念约束更少。”他还附上了一首诗歌《纯真》:她们俩玩得多开心。对方唇边一点儿汽水泡,脸上一绺被海风吹乱的头发,衣服上一个污点,都会引起另一方注意,然后彼此大笑一通。一个大人,要花多少时间和积聚多少智慧才能再接近、才能再回到这样纯真的状态。

年,晶报记者曾就“什么是好的诗歌翻译”这一主题专访*灿然。他说,他认为好的翻译是直译,翻译的问题主要是理解力的问题。诗人原意是如此,译者就不能去歪曲其中的意思,哪怕有点拗口,还是要把原来的意思传达出来。这才是对的。而只要解决了理解的问题,其它的他都不用思考。原作本身是什么就是什么,就这样将它译出来。

曾经有些朋友出于对*灿然的诗的珍惜,总是明白地或暗示地要他少做翻译,多从事创作,如果不是写诗,也多写些评论。“可我写诗和做翻译一直是如影随形的,如果我的诗值得珍惜,那至少也有一部分得归功于翻译——不一定是直接得益于翻译,而是翻译带来的休息(离开诗这个意义上的休息),以及翻译的耐性带来的无形帮助。”*灿然依旧坚持把诗歌翻译,作为他人生最重要的使命。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灿然要少谈别人,少回忆过去,多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