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人一句ldquo话红树rdquo
TUhjnbcbe - 2021/8/2 18:34:00
年,红树林基金会(MCF)即将迎来第四届治理团队。其中,设立社会公推理事、监事是年基金会成立之初便确立的创新举措,旨在鼓励公众参与及监督、提升机构治理水平及公信力。连续三届、共十余位优秀的社会公推理事、监事,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岗位,却因为对环保公益事业共同的热忱,走到了一起。他们的独立视角与专业能力,为基金会专业化、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助推力。基金会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他们的亲力亲为、建言献策。今天,来听听他们关于红树林的“一人一句”,回顾他们与基金会的点滴故事。

-第二届理事会监事会

▲第二届理事会、监事会、阿拉善SEE深港项目中心会员、秘书处工作人员合影

杨洪祥

MCF第二届社会公推理事

“基金会由各界精英人士发起,但属于大众,越多人参与其中,公益事业和生态保护方能持久。”年,杨洪祥随两万基建工程兵来到深圳,在部队担任新闻报道员,拍摄了数百张特区早期的历史照片。随后就地转业,成为《深圳青年》杂志的四个创始人之一,担任副总编、常务副社长并兼任中国青年报刊协会委员会主任。年,他又带着超前的“绿色建筑”理念重返地产行业。在深圳的四十年,他既是建设者,也是见证者。到了年,杨洪祥又多了一重身份——保护者。第二届红树林基金会(MCF)换届公推时,他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参选,并在市民的票选支持中成功当选理事。

▲杨洪祥与家人共同参加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观鸟活动,图片来源/晶报

他曾说到:“人的生存境况中,自然和谐、生活美趣不能丢。红树林湿地保护,关乎每个市民的利益。”此外,基金会的大小活动杨洪祥每次必定参加,不光自己,他也影响家中三代人都热爱上这项公益事业:“生态保护的理念与行为,不仅要广泛传递,更要逐代传承,在年轻人心中深植绿色种子。”

唐昭阳

MCF第二届青少年观察理事

“深圳的学生们每年都要参与社会服务,每个学校也都有一些义工项目。相比于在机场、火车站等地当义工,为什么不能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发动更多跟我一样的学生成为导览义工?所以我想参与理事会竞选,用我的故事动员更多人参与。”年年初,当时年仅17岁的唐昭阳在深圳市*协“委员议事厅”活动上,初次了解到红树林的伤与痛,以及如何做好湿地保护。他作为一名自然和生物爱好者,凭借着热爱参与到红树林基金会的公益项目中,拥有丰富生物学知识的他,很快成为了“自然讲解员”培训师,为志愿者讲课。▲正在观鸟的唐昭阳“我喜欢摄影,喜欢自然与生物。成为志愿者之前,我就经常钻山入林,拍鸟、拍植物、拍昆虫,对于许多生物的习性有着一定的了解。加入基金会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因为身边都是与我一样热爱自然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年中旬,唐昭阳成为了唯一一位站上红树林基金会换届大会竞选舞台的未成年人,并脱颖而出。大学选择了摄影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的他,希望可以将自己红树林基金会的经历融入到环境设计当中,继续投身环境保护事业。

李毅

MCF第二届社会公推监事

“我们当下的欲望远没有后代人的需求重要。保护深圳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在年的深圳市*协“委员议事厅”上,委员、专家、社会组织和市民们共聚一堂,就“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红树林?”话题展开讨论。时任市*协委员李毅以大家熟悉的深圳湾红树林为例,讲述红树林面积锐减的伤痛:“年福田红树林就已经成为自然保护区,年成为国家级保护区。那个时候红树林面积公顷(亩),现在只剩80.4公顷(亩)”,数据立刻引起市民的热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人一句ldquo话红树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