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书评赏析如何制服忧郁症
TUhjnbcbe - 2022/3/15 17:30:00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公布,出乎许多人意料。甚至根本没听说过莫迪亚诺这位法国作家的也大有人在。诺贝尔文学奖让人猜不透不是第一次了。年,它把桂冠戴在了已经在*治领域“加冕”的丘吉尔的头上,可谓是锦上添花。

当年的颁奖词如此颂扬这位伟人:“大*治家和大战士难得也是大作家。我们想起恺撒、马库斯甚至拿破仑。……丘吉尔的*治和文学成就太大了,我们忍不住要将他刻画成拥有西塞罗文才的恺撒大帝。以前从来没有一个历史领袖人物两样兼备又这么杰出,跟我们如此接近。”按照世俗的标准,丘吉尔算是达到了成功的顶峰。但是如果以幸福来衡量的话,他也许还比不上普通人。他对女儿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还不够幸福,但有些孩子,能够活着,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一个功成名就者说出这样的话,让人不免心有戚戚。但如果知道在丘吉尔丰功伟业的背后,是如影随形的忧郁症,这番感叹就不足为奇了。丘吉尔把忧郁症称为“黑狗”,与之缠斗到生命终点。现在的人们对忧郁症不再陌生,但许多人缺乏真正的了解,只知道身边人甚至自己,都有可能一不小心陷入忧郁症的泥淖,丘吉尔罹患此症还能有如此成就,更加容易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剖析丘吉尔这个特殊的病例,恐怕只有精神科专业人士才能胜任。英国精神科医生安东尼·斯托尔通过他的研究发现,不仅是丘吉尔,还有卡夫卡、牛顿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性情迥异,但都是强迫性精神官能症患者。在《丘吉尔的黑狗》一书中,作者从这些人物的童年开始追溯,审视他们后来的精神状况,究竟有怎样的诱因。比如斯托尔将牛顿的病态特征可归因于早年所处的环境,包括他的早产,幼年失怙,以及后来的见弃于母亲。但这却激发了他的潜能,成为非凡成就的助推器。在作者看来,丘吉尔也是如此,由于父母的冷落与疏忽,丘吉尔内在的自信资源遭到了剥夺,这造就了他一生的忧郁性格。但是童年创伤也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在丘吉尔那里:“正因为他终其一生都在跟自己的绝望战斗,只有他才能够告诉别人,绝望是可以战胜的。能够将悲情的现实转化成大无畏的话语,在年那个风雨飘摇的夏天,支撑住我们,不至于倒下去。”而斯托尔对卡夫卡的分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卡夫卡的著名作品《城堡》与《审判》,这两部作品的主题都围绕着无法预料与反复无常,那如同梦魇般的情节,其实来自于一个无法实现自我认同的大脑。这些病蚌成珠的案例都说明:心灵经受煎熬,未必导向自我毁灭,也可能催生非凡成就。而心理学家善于从幽微处洞悉人心真相,那往往是残酷难以直视的,正如一本书的书名:《我们都是有病的人》。斯托尔的精神分析法师承自弗洛伊德和荣格,对“童年经验”、“中年危机”、“艺术对心理的效用”等的分析,很明显有这两位老师的影子。对两者的观念分歧,他通过自己的理解“择其善者而从之”。书中大量案例虽然都是有关杰出人物,但一般人也可以得到启发:比如我们如何观照自己的心理活动,当受到情绪摆荡之苦时,不必怨天尤人,须知人类的心灵是一个制衡系统,在任何过度的倾向发生时,确保会有反方向的力量予以平衡。出现精神疾病的症状,应该视为一种信号,代表制衡的动作已经在潜意识启动。斯托尔对荣格这一观点的引申,让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如果有智慧正视自己的心灵,完全可能“逢凶化吉”。过于追求大众化的“幸福”,逃避孤独、悲哀、痛苦,其实可能是南辕北辙之举。因为痛苦在某种情况下,也有可能转化为“正能量”。(摘自《晶报》深港书评王蕾:如何制服“黑狗”)

《丘吉尔的黑狗》丘吉尔长期罹患忧郁症,他称忧郁症叫做“黑狗”。在大人物中,饱受忧郁症折磨的,丘吉尔并未唯一。叫得出名字来的还有一大串:雨果、伍尔夫、马丁?路德和托尔斯泰。非凡成就与忧郁性格之间的关系,仍有待于深入探讨,但几乎可以确定,对某些人来说,忧郁症就有如一条鞭子。《丘吉尔的黑狗》首次出版于年代,多次再版,是斯托尔多种著作中最畅销的一种。书中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观察心理忧郁现象,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反思,剖解了许多大人物的忧郁心理与非凡成就之间的关系。“书评赏析”栏目广而告之从本周六开始,小编每周将为大家分享一篇书评,希望大家在周末闲暇之余,可以忘掉所有的烦恼,安静地读一本书,尽情领略阅读的美好,享受心灵的富足。同时,我们的“书评赏析”栏目也正式向广大读者征文,如果你有好的书评,可以直接发邮件至wangwei

pup.cn。文章一经采用,我们将赠送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的好书一本,期待你的参与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丘吉尔的黑狗》更多信息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评赏析如何制服忧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