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名人堂汪优游
TUhjnbcbe - 2022/6/18 15:58:00

卑官不作作伶官,

袍笏登场等量观。

已舍功名如弃屣,

何妨粉墨再弹冠。

身临苦海心偏适,

梦醒*粱戏亦完。

古语浮生棋一局,

吾今半世弈千盘。

汪优游像,图源:豆瓣

?

早期话剧演员、新剧活动家

“新剧健将”、爱美剧先驱

文友会开明演剧社

民众戏剧社发起人

人物·生平

汪优游(—),原名效曾、字仲贤,优游是他从事戏剧活动后的艺名。他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生长在上海。早年考入南京水师学堂,与陈绍宽、周作人等是“校友”。汪优游学习成绩很好,精于算学、善驾驶,曾著有《对数表例详法》一书(未刊)。但是他酷爱戏剧,并不想当海*,更不愿意做官。年在民立中学初次登台。年冬加入进化团当了职业演员。年末至年初,先后加入新民社与民鸣社,任主要演员。民鸣社停演后,与朱双云等人合组大成社,演于笑舞台。以后新剧渐趋萧条,他转入京剧界,年受聘上海新舞台,直至年。在话剧、京剧、电影上都建树颇丰。

戏剧·经历

在民立中学初次登台,参与学生演剧。

于上海组织业余剧团文友会,公演《捉拿安德海》《江西教案》两部新剧。

-年

联络朱双云、王幻身、翟保年等人组织开明演剧社,提出“六大改良”:*治改良(倡立宪)、*事改良(练新兵)、僧道改良(破迷信)、社会改良(禁烟*)、家庭改良(诫盲婚)、教育改良(嘲私塾)。年6月,开明演剧社在上海石路天仙戏院上演《新加官》、《一剑愤》、《诉哀鸿》、《烈女传》等新戏,体现了他们“六大改良”的主张。同年二月,王钟声、任天知在上海创办通鉴学校,排演新剧,汪优游也是骨干之一。

汪优游像,图源:百度图片

-年

参加进化团任主要演员,演文明新戏,以洒脱儒雅闻名。年3月,进化团解散,汪优游与顾无为、王无恐等继续奔波于宁波、镇江、扬州、汉口等地演出新剧。年6月,在长沙与当地同行组成社会教育进化团,使新剧活动也开始在内地生根发芽,被欧阳予倩称为“新剧健将”。

汪优游像,图源:百度图片

年及以后

年5月,与沈雁冰、欧阳予倩等成立民众戏剧社,创办《戏剧》月刊,宣传爱美剧运动,这是五四以来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年,入上海戏剧协社。两年后,与徐卓呆合办开心影片公司。年,编演讽刺贪赃纳贿的《新西游记》,遭当局逮捕。此后,更多地投入到写作之中,发表了大量戏剧评论、随笔小说等。

月刊书影,图源:沈宁

《书画名家年谱大系·滕固年谱》

艺术·成就

戏剧

其演技全面,饰男女老少、正派反派无一不能。又长京剧,且能编会演。曾于*金大戏院(今大众剧场)为梅兰芳主演的《生死恨》配饰老尼姑,不负梅望,在《定计》一场中,与饰胡公子的萧长华功力悉敌;编有新剧《劫后姻缘》《情天恨》《劫余灰》等,大受好评,被各剧团搬上舞台。

汪优游演出照

图源:百度图片

其它

汪优游除具有戏剧天才外,在园艺、摄影、绘画、吟诗方面也十分在行,可谓多才多艺。写作尤其擅长。演剧之余,他同时为数家报刊撰写各种连载文章。有时报纸等着发排,编辑追到剧场后台索稿,汪能在短短的候场间隙,借助台口昏暗的灯光,一挥而就地完成稿子。年代以后,他以更多的精力从事写作,成为当时上海滩多产的小报文人之一。

上海俗语图说

图源:百度图片

早在年他就在《晨报》开辟《优游室剧谈》专栏。年他在《戏剧》月刊上抨击“上海时髦戏”的同时,还在《申报》上用“优优”笔名发表《上海的本戏》等短评。《晶报》、《时事新报》也不时刊出他的戏剧评论。年后,汪优游写作题材更为广阔,有随笔《倒灶室笔谈》、《上海俗语图说》,小说《歌场冶史》、《恼人春色》和回忆录《我的俳优生活》等。其中,刊于《社会日报》的《上海俗语图说》连载,对清末以来条上海下层社会的俗语切口,“索隐探迹,聚成宏轶”,不仅解释意思,而且说明来历和流行年代,对于研究上海方言和上海市民社会都具有参考价值;年连载于《社会月报》杂志的《我的俳优生活》则从他的“小戏迷时代”说起,记录了从事戏剧活动的点点滴滴,无疑是一篇重要的中国早斯话剧史料。

爱美·实践

转向中国话剧史,汪优游的突出贡献还在于“爱美剧”的实践。

-年是新兴的现代话剧舞台艺术逐步形成的时期,又以为界分成前后两期。第一时期,《新青年》通过文章对戏剧大加探讨,引介“写实主义”的演剧观念并引进了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受年五四影响,新文化运动观念借由鼓吹戏剧改良理论,揭开了中国现代话剧史崭新的一页。第二时期,以上海新舞台演出《华奶奶之职业》和民众戏剧社的成立为标志,中国话剧转入了现代话剧的创作实验探索期。汪优游等人领衔的“爱美剧”反对演剧商业化,使话剧舞台艺术朝着“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演剧思潮上并进。

剧照,图源:百度图片

进入二十年代,汪优游在《华奶奶之职业》失败后开始转向“搞真的新剧”,也就是脱离资本家的唯利是图和演员的金钱主义,“组织一个非营业性质的独立剧团”,确立起“爱美的”演剧观念。按照陈大悲的观点,“爱美剧”即非营业性质的,提倡艺术的新剧。

这一方针得到了苦资本逐利久矣的广大戏剧工作者拥护,一时间爱美剧团如雨后春笋。汪优游为社长、成员由沈雁冰、陈大悲、欧阳予倩、熊佛西等组成的民众戏剧社是第一个“爱美的”戏剧团体,他们提出“民众戏剧”口号,宣布“我们的责任有两重:改造戏剧与改造社会”;紧随其后,中国第一个“讲组织、讲纪律、讲方法”的话剧团体戏剧协社成立,并在年洪深加入后大放异彩;艺术鱼龙会、南国社、广东戏剧研究所以及各大中学校的学生剧团纷纷出现,大量戏剧大家投身其中。但由于演剧团体良莠不齐,爱美剧的艺术质量始终得不到保障,终于在年前后走向衰落。

资料来源

[1]柳和城.“新剧健将”汪优游[J].档案春秋,(12):39-40.

[2]张殷.中外戏剧简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3]陈大悲.爱美的戏剧.概论[N].晨报,,(4).

[4]百度百科.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图文

见标注

整理

漓尘

编辑

漓尘

审核

莲夏

关于王钟声通鉴学校与任天知进化团,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人堂汪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