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三大新引擎
福田将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三大新引擎”为总牵引,打造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
第一大引擎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空间上,先期37万平方米优质科研空间已投入使用。项目上,已对接和落地项目共个,其中包括国家重大研究机构“国际量子研究院”。
第二大引擎是香蜜湖新金融中心。香蜜湖片区北区规划建设国际交流中心,中区将规划建设国际一流金融街区。
第三大引擎是U型产业环。形象地来看,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围绕中心公园打造“U型产业环”:西侧立足中央商务区,打造“总部经济发展区”;东侧打造“科技产业发展区”;南侧围绕皇岗口岸片区建设未来城市、未来枢纽、未来口岸。
人才引进:福田英才荟2.0
为落实深圳市《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鹏城英才计划》等文件精神,福田区结合辖区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福田英才荟计划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推出73条人才新*,福田人才*策升级为“2.0时代”。
新*有多给力呢?推出深港创新合作区专项*策包,最高奖励万;降低“帽子人才”比重,贡献越大奖励越多;柔性引进体制外高层次人才,年薪可达百万;贯穿企业发展全程,精准支持创新创业;人才考察就有补贴,团队最高奖10万。
《若干措施》在人才认定标准设计上保持了与福田发展定位及产业布局的紧密衔接,强化了对福田区重点发展的人才支持。具体说来,在“福田英才”认定、创新创业支持、学术研修补贴等多方面,《若干措施》都加大了对金融科技、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文化创意、工业设计、专门专业服务等福田重点产业领域的倾斜。
基层治理:侨香社区
香蜜湖街道侨香社区内有侨香村、金地香蜜山、万科温馨家园和合正香蜜苑4个住宅小区,福田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和深圳实验幼儿园侨香分部2所学校,辖区内有户、人。
“侨香社区”之所以成为福田三十年关键词,是因为它在今年抗击新冠疫情中有突出表现,体现了福田区基层治理的成效。“*建引领”让病*源头“切得断”,“专业保障”让社区健康“守得住”,“多元参与”让社区活力“激得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侨香社区根据全市社区防控“三位一体”机制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ACT”全链条社区联防联控模式,通过“三人小组”织密织牢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两张网”,守护社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成为深圳基层社区成功抗击疫情的一个生动范例。
在基层治理方面福田一方面积极探索*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充分发挥*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并按照“充分授权、权责利相统一”的工作思路,努力打破“区-街道-社区”边界,推动力量配备和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物业管理全覆盖,将物业管理延伸到城区治理领域,把行业主管部门由住建部门转为各街道,最终实现基层主导、企业运作、社会广泛参与,打造“物业城市”福田模式。
学有优教:学位供给“双十工程”
为彻底缓解义务教育学位紧缺状况,年福田区重磅推出学位供给“双十工程”。第一个“十”,是指新建十所高科技预制学校,采用全国领先的轻钢结构装配模式建设高科技预制学校,将等量学位学校的建设周期从3—5年缩短至半年,实现短期内学位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新增学位个。第二个“十”,是指结合学校建设规划、辖区教育用地和学位需求预测,重新梳理已规划立项的新建、拆除重建和扩建学校项目,突破学校建设层高限制、容积率限制等“卡脖子”审批条件,筹划建设十所高标准永久学校,预计新增学位个。
福田教育改革先行先试、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实施“名校+”“联盟+”等战略,包括:成立城中村学校品牌创建联盟;依托区教科院的智库科研力量和优势兴办区教科院附属小学、中学,打造教科院附属学校品牌;将新开办的红岭实验小学纳入红岭教育集团管理体系,探索多元体制的法人治理结构等,促进学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推动福田教育从均衡向优质升级。
营商环境优化:“在意”企业服务模式
“在意”企业服务模式指整合福田区*府服务企业的资金、空间、人才、住房等资源,形成以“在意”为主题,囊括“在意企业的方向、在意企业的需求、在意企业的体验、在意企业的机会”等四个主旨,涉及“让福田认识您、让福田激励您、让福田温暖您、让福田成就您”等四个板块共30项措施的操作体系和服务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要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民生服务供给体制、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
“在意”即是福田区服务企业的素朴理念,更是先行先试的生动实践,围绕“在意企业的需求,在意企业的体验,在意企业的机会”三个释义展开,将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开展的系列三十项企业服务贯穿到以上四个板块中,完美演绎了福田的企业服务文化。
病有良医:医疗资源集约中心
近年来,福田区围绕“卫生强区、健康城区”这一奋斗目标,通过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增加床位供给、加强合作办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社康网底建设等“一揽子”举措,对症下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据悉,目前全市18医院有7家落在福田,18医院中福田占据7家。辖区内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现有床位数达张,卫生技术人员2.1万余人,年总诊疗量达万人次以上。客观来说,福田资料相较于其他区而言比较集中。
福田区率先推出“两大工程”和“六大品牌”,这是推动福田卫生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转变的关键一招。“两大工程”,即“医院”工程与“健康社区”工程。六大品牌包括家庭医生、区域医联体、阳光心理、妇幼健康、医养结合以及健康素养。经过几年努力,福田区已形成以区医疗健康集团为“1”,医院医院和40余家社会办医疗机构为“X”的开放包容型医联体。医联体内建立远程心电诊断等七个医疗资源集约中心,并正在逐步搭建“五急五慢”体系(5个危急重症协同医疗救治中心+5个慢性病协同防治中心)。